我眼中的大不列颠
初中时候学习中国近代史,第一章便是《鸦片战争》,那时,闭上眼都背的出:1840年6月,英军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抵达中国南海海面,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直视这个叫“英国”的国家,带着少不更事的愤怒和屈辱,消化着列强用枪炮打开我国门,侵略我国土的中国近代史。书中说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亦是帝国主义之发源地。在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这个拥有着海上的绝对霸权,同时在国际政治,军事上拥有强权地位的庞大帝国,一度模糊了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历史无法明辨,我究竟是该认可英国的先进和强大,还是承认当时清政府的闭塞和无能,总而言之,落后就要挨打。之后渐长,也逐步领悟,真正的历史,应该只是过去客观发生的事实,而不应该带有主观情绪上的骄傲或屈辱,更妄说仇恨与敌对。历史当铭记,当警醒,当反思,当激励,才能务实前行。
19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长达155年的英殖民时代。那时隔着屏幕,看着灯火璀璨的香港的夜景,看着这个融汇中西文化的潮流荟萃之地,这颗东方之珠,不禁感叹,如此个小地方,离英国那么远,却在英殖民后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世界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如今香港的经济模式、法律和社会制度,以及港政府清廉高效的作风,无不反映了英国之国家实力和政治经济管理水平。
那样的年纪,英国之于我,只是大洋彼岸不可企及的遥远国度。
后来,那个戴着眼镜,挥舞着魔法棒的哈利波特,骑着一柄扫帚,从霍格沃茨,飞过英吉利海峡,穿越欧洲大陆,一直飞到我心里,盘旋不止。我沉浸在J.K.罗琳的魔幻世界里,我憧憬着悠久、典雅、鲜活的古堡,幻想徜徉在中世纪迷人风情的老街道,我期待能坐在依街靠窗的圆桌旁,八爪吊灯映射下,品一餐传统的英式晚餐:羊排土豆、胡萝卜,苹果派和罗宋汤,还有司康面包……电影只是一道缩影,可迷人的英伦风情,却烙在我心头,萦绕流连。
英国不乏重量级的伟人,文豪,各种大家,有牛顿,有拜伦,雪莱,莎士比亚,有丘吉尔,撒切尔夫人,戴安娜王妃,他们无不影响着英国在每一阶段的文明进程。直到今天,他们的著作,事迹,仍被推崇传颂。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007,詹姆斯邦德,这位军情六处最优秀的间谍,他冷酷多情,机智勇敢,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化险为夷。《007》电影风靡五十余年长盛不衰,角色的个人魅力之外,更吸引人的是英国的最好的情报机构军情六处和反恐部队SAS,他们的成绩让世界震惊,无数次的挫败潜在的恐怖袭击,使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完全免受恐怖袭击的发生,成为世界反恐的一只利剑。当然,英国的治安之安定,不仅限于管理上的严格,更在于公民普遍自律守规矩。
英国的城市到处都有CCTV,以伦敦为例就超过1万多个治安管理摄像头,街头有巡逻的警察,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英国也有非常严格的处罚措施。英国是个非常守规矩的社会,每个人都严格的按照规则办事。他们严谨,礼貌,同时也热情友善。徐志摩有一首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再别康桥》,写的便是英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剑桥大学。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正是康河那充满灵性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同徐志摩一样,中国近代和现代,赴英的留学派不乏大家,陈景润,李四光,钱钟书,董建华,诚等等,他们无不在留学回来为祖国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诚学成归来,曾说道“剑桥是世界顶尖的学府之一,我深信在这座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必能为全球的发展带来宝贵的贡献。”英国的高等学府,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名扬四海,曾获得90次诺贝尔奖,英国的学位在国际上广受承认和推崇,我想这些都是有志优质的人才对英国趋之所向的原因吧。英国的首都伦敦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他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他的GDP为全球第五,他在当代首创的福利国家模式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典范,他的科技与教育仍处在世界前列,他的绅士般的文明素养和开放自由的文明体制,更是为世人称道。这些所有的所有,都不足以概括英国。如果有机会,能够身处英国,畅游期间,会发现更多更迷人的所在。当你的脚步驻足于伦敦塔桥,巨石阵,伦敦眼,当古老与现在重合,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这个古老的帝国在近代经历了一些沉浮之后,在新的世纪再度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留学英国,近距离感受大不列颠的迷人魅力,您一定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