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优势与劣势
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当地的优秀公立学校。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同学们基本都是当地的。你会马上融入当地社区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也不用每天花上几小时送孩子上下学,或者挤地铁和公交。在大城市,很多学校都会为英语水平不好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不会有私立预备学校那样的专业老师,也不会有那么完善的设施,但优秀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没有打折。如果接着能上好的综合学校,孩子未来的发展将会很顺利。
然而公立学校并不会帮孩子准备 11+ 考试,如果想要上选择性的招生中学,可能需要让孩子从 5 年级开始接受辅导。
招生规则
很多家庭因为父母上班、租房费用或者房价的原因对想要居住的地点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但又想要在买房 / 租房前能先找到一所好学校,但除非你能有当地地址的证明文件,公立学校是不会给孩子入学资格的。
普通小学招生程序是 3 岁进入托儿所,4 岁上学前班,有些会被分成婴儿和幼儿学校,后者从 7 岁开始上学。大多数中学从 11 岁开始。
普通的申请流程是先有一个当地地址,在 1 月中旬申请小学,在升中学前一年的 10 月底申请中学,搬家的学生的截止日期可以延长至 12 月中旬。要注意的是选择性的文法学校如今会在 9 月进行入学考试,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往往在 7 月份。
大多数公立学校都倾向于先招收需要照顾的孩子、有特殊医疗和社交需求的孩子,接着是有兄弟姐妹在读的孩子。虽然公立小学不会按照学生能力或者天资来选择学生(除了 Lonon Oratory Junior House ),但教会学校往往会更青睐经常参加礼拜活动的家庭。世俗小学则往往根据居住的远近来招生。
中学的招生规则则不尽相同,有些按照能力,有些则按照居住地、信仰,或者包括以上三者。世俗综合学校会按照居住远近来招生。根据成绩选择招生的文法学校有些根据入学成绩排名招生,不考虑学生住在哪里,也有些则只招当地学生。有些学校会把一部分入学名额给有天赋的学生,另一部分给积极参加教会活动的,还有一些则根据分级招收同等数量的不同能力级别的学生。
大多数学校都会考虑居住的远近,当地政府一般会提供前一年学校招生区域的信息。
私立学校优势与劣势
很多地方都有预备学校,这些学校班级人数少,有专业教师,学校会帮助学生为中学入学考试做准备,并提供申请学校的建议。
由于预备学校的声誉至少部分是来自于毕业生的去向,因此学校会努力帮助学生考上最好的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教学水平一定会高于公立学校。
如果你马上要搬家,可以考虑在 3-7 岁上预备学校学前班。有些在 3 岁进入就读的孩子可能会在 4 、 5 岁搬家,因此会不断有空位出来。而这类学校的缺点就是,在高年级的时候会花大量精力在准备 7+ 入学考试上。
私立学校既有只选拔最优秀学生的 Westminster 和 St Paul ’ s 这样的学校,也有帮助学生提前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学生,招生条件也会有相应的不同。家长们可以通过学校排名来了解学校招生的严格程度。
招生规则
预备学校一般不在乎学生的住址,只要能付得起学费就行。很多伦敦预备学校需要在孩子出生时就报名。有些选择性招生学校的报名时间很早就截止了,或者有指定的注册日期,其他则是先来先到。家长们应该先了解好这方面的情况。最热门的学校也有可能会在最后一刻有空位,很多非城市地区的预备学校在任何年级都有可能有入学空位。
在有附属中学的一贯制学校中,即使孩子在 4 岁成功入学,也不意味着中学时还能留在这个学校,甚至 7 、 8 岁入学的学生也有可能在 11 或 13 岁被淘汰。
但孩子可能必须得经历这些考验。3 岁时的入学考试可能需要孩子画一幅画、听一个故事再回答问题等等,很多学校会让孩子一起玩,然后从旁观察。这一年龄段的选择招生并不是完全科学的,当然失败也不意味着孩子未来就没有了希望。
另外,很多学校会在 7 、 8 和 11 岁设置数学和英语考试,也有可能会加上推理测试。学校还往往会对申请者进行面试,了解之前的就读情况,也可能会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来进行测试。
13 岁的入学考试更加复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会在 6 或者 7 年级进行事先考试。被选中的往往需要在 8 年级的普通入学考试考出好成绩来确保自己的入学资格。对于已经在读 7 或者 8 年级的家长来说,也许只能考虑哪些不进行事先考试的学校。
很多学生在第六级阶段会换学校,有些单性别学校会同时招收男女生就读第六级。公立和私立学校在这一阶段几乎都有一定的招生标准,一般包括了 GCSE 成绩、面试和入学考试。
留求艺留学专家李老师——英国名校硕士+美国工作经验+5年留学业内服务经验。留求艺资深顾问,高端申请、疑难案子、签证处理专家,熟知英国各大院校专业的录取标准和学科设置,悉心服务,合理规划。请尽快拨通李老师的联系方式:17710313590,李老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悉心为您排忧解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