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博士生来说,create something new才是核心。学习初期往往跟硕士生们相同,也是通过选课来获得各个方向的知识,你也可以认为硕士生的学习经历是博士生们的子集;在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以后,就要集中做科研了,通常情况下,从第二年一直到毕业会集中在一个小方向上深入钻研,探索未知问题的答案,所以总体来说,博士们收获的往往不是某项技术本身,而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申请难度上也是远远大于硕士的申请的,因为每年一个大学招ph的数量也极其有限,所以如果是考虑申请博士的学生,一定要提前进行套辞工作。
首先,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套辞。套辞专指申请者有针对性的和教授交流,目的是增加自己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套词主要是通过发电子邮件,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从时间上看,以秋季入学为例,大部分套词是在入学前一年开始,到录取通知发放结束。
大学里的教授通常分为三个级别:教授 ﹙professor 或 full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来讲,教授和副教授已获得终身教职﹙tenure﹚。而助理教授无tenure,必须首先从事几年的教学科研,才有资格争取“终身教职”。助理教授在任职资格方面,一般必须具有博士学位。除讲授课程之外,可以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或者招收博士后。除了不具备终身教职资格和薪水较少之外,其职责和要求等方面与副教授相差不多。从本质上讲,助理教授是教授系列中的一个级别。
1﹚professor 教授:年纪一般比较大,经历的套辞信也是多如牛毛,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招生习惯,一般如果他对你感兴趣的话,一天之内就会回信,在这种情况下,你希望很大。
2﹚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处世灵活,要求又高,当然这类型的教授水平也是很高的,自我表现得宜是关键。
3﹚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教授:助理教授一般都有启动资金,需要人干活,而且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招生习惯,所以套助理教授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
建议套辞排序:招过本校学生的教授 >助理教授 >老教授>副教授当然以上只是就统计结果得出来的一般性排序,事实上大部分硕士生都是由assistant professor 带的,博士生就是由professor带的。
套辞一般是分 3个阶段
前期套词可以联系对象包括在该校学习的朋友,校友,研究生院秘书,询问该学校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如录取比例,奖学金发放比例以及就学费用等。了解这些对于你是否选择该校,你的申请有几成胜算,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另有最主要的联系对象是学校教授,在申请时,每所学校会让学生选择 1-2个教授,作为未来的导师人选。教授需要学生自己选择,每个学校的官方网站上都有的教授列表链接,上面会有相应的联系方式,教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申请人需要仔细浏览老师信息,寻找与自己的研究背景和兴趣最匹配的教授。
关于前期的套词信的内容,套辞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对方的科研背景,以及最近正在进行的科研活动。在内容上,可以开门见山,直接表示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并针对教授的研究项目和领域提一些自己的问题,说一下自己的研究经历,尤其是和教授非常 match 的研究部分。要套一个教授,最少的要求是把他主页上的介绍都仔仔细细的吃透,正常的要求是把他的代表性paper仔细研读一遍。而且第一封套辞信不要太长,讲一下重点就可以了。可以附带简历,要放在附件里的话,最好事先转换成pf文档。并且切记每个学校一次只能跟一个教授发邮件。如果第一次发邮件教授没有回应,隔两天换个标题再发一次。因为之前我这边一个申请的学生就是连续给一个教授发套磁信,直到第四封才有回复。如果连续几次都没有任何回应,我们在考虑换导师。
中期套辞一般是申请材料寄出前后 11月份开始,比较好的联系时机是在申请材料收到以后或是在路上的时候,大概在11-12月份左右。告诉教授,现在的申请状态,自己的申请号之类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现阶段的学习内容或者正在做的研究,甚至是在研究教授的某篇文章之类的。这时候,每封邮件中最好标明自己的出生日期和申请号。如果申请人的口语比较有优势的话,可以附上自己的手机号或者skype账号,主动争取面试机会。当然,如果教授对你的背景也比较有兴趣,觉得你也很匹配他今年想招的学生,一般教授也主动要求和你面试的。
最后一个阶段是,后期套辞一般是在拿到录取以后,博士全奖,一般是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容易拿到。大部分学生一般一开始只是先拿到录取通知书,这时候就要跟教授多联系问问奖学金发放的情况,增加自己获得全奖或学费减免的机会。
如果对这块还有疑问的童鞋们,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哦 ~
【微语】你踏上异国的土地,追求梦想的翅膀振翅欲飞,愿你的留学生活如诗如画,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