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芬兰是全球幸福感指数最高的国度之一,芬兰的学生,也是世界上幸福感指数最高的学生群体之一。日子过得“幸福”,是否令他们贪图安逸、好吃懒学、综合能力不佳? no no no……要知道,芬兰的教育质量和体系,一向在世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有美国媒体称,芬兰教育的优异之处“一度令全世界嫉妒”。
在我们印象中教育已经做得很先进的国家:美国、日本、英国……都在不断学习借鉴着芬兰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不惜花费重金向芬兰教育专家们取经。而在如此出色的教育环境中,芬兰孩子们的学科成绩、质素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又到底怎么样呢?
随便放点数据:
eg1:在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芬兰的小学系统排名全球第一。
eg2:根据2015年的PISA(由经合组织OECD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在主评估项“科学素养”方面,15岁学生群体中,芬兰学生获得531分,而OECD国家在这一项平均分为493分。
eg3:根据2015年的PISA结果,在数学方面,15岁学生群体中,芬兰学生平均获得511分——其中芬兰女生比男生成绩平均高出8分,而OECD国家在这一项平均分为490分。
eg4:根据2015年的PISA结果,芬兰学生的生活满足程度统计结果为7.89(0-10分制),排名前5。PISA相关数据摘自gpseucation.oec.org 芬兰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的孩子在幸福感中变得更优秀?
01 摒弃别国的“常规”——或许正是由此,将教育系统做到极致! 对学生某些方面的纪律控制、竞争压力、标准化考试,这些国家教育系统中的标配,在芬兰的学校往往受到摒弃。芬兰小学生一般7岁入学,没有过多的作业,也几乎没什么考试,老师用聪明的方法教学,仍旧让孩子们最终取得惊人的好成绩。在很多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后就可以离开座位跑来跑去。在芬兰的小学,你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在非常大胆地笑着闹着,跑步、跳舞、嬉戏。而芬兰老师也鼓励学生们多玩、多社交、建立团队感和同伴友谊。
Chilren’s brains work better when they are moving.
这是芬兰的一位教育界名师Heikki Happonen所说,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孩子们的大脑,在他们动起来的时候,运行效果最好。芬兰学校之间也基本不做竞争。我们的N校联考什么的都不存在,学校之间也没什么评估排榜一类的事要做。因为芬兰人相信:“所有学校都应该是出色的”。
02 平等与平衡
1)A Moel for Equality(平等的楷模)
芬兰学校一直在对待男女学生入学、受教育权利平等方面(毕竟是平权做得相当好的北欧国家)做得很出色,芬兰父母也往往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
另外,芬兰学校基本都是公立的,教室设施条件没有什么差别,教师素质和专业程度都很高(教师筛选非常严格,小学教师往往要大学高学位高材生才能当),父母不用为了孩子该去哪所学校、怎么挤进去而煞费苦心,就近入学就行了。国家也会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合理帮助。正因以上种种,芬兰教育被外媒以“A Moel for Equality(平等的楷模)”来形容。
2)Balance(平衡)——方方面面的平衡
所谓方方面面是指: 学校实力之间,平衡; 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之间,平衡; 解放天性和必要的束缚之间,平衡。
芬兰的学生活动往往举办得很大型、很有创意。别看人口不多,他们的点子可真不少。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喜欢参与的活动:恶作剧大赛、雪橇比赛、时装表演活动、唱歌派对…… 很多事情都和学习一样有价值(just as valuable),这也是芬兰教育所信奉的。
03 “幸福”并不是忘了学习
讲课、作业、测验和考试当然都是有的,只是不会对学生疲劳轰炸,不会周考月考大考小考地堆上来。有时候老师们不喜欢打分,只会以“你好棒”之类的方式暖心激励学生。而且芬兰教育提倡不公布学生成绩,学生只需要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不断创新,推动前沿教学理念 更有些芬兰学生们更早享受到了“个性化学习”这个前沿概念:老师改变定位,不仅仅“辅导”学生,更给予学术、社会和职业指导;给学生充分选择——学什么,想和谁一起学,尤其是中学的孩子被赋予一定选课、选教师的自由;试图根据每个学生的自由个性特征,培养他们“随时随地灵活学”…… 一些实践个性化教育的老师,平时特别注重学生个体,发现不同孩子的特长,也会针对学得快和学得慢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节奏。
【微语】留学是一个人的修行,在这里你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