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套磁
在博士的申请过程中,套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套磁不仅能够让教授更加了解你,也让你更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能够在套磁的过程当中做好你未来研究方向的前期规划。
明确 “套磁”的对象
一般来说,学校里的教授分为以下几种:
Professor(教授):年纪一般比较大,看过的“套磁”信 也非常多,并且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已经行程了比较固定的招生习惯,如果他 / 她对你的申请感兴趣的话,一般会比较快回复你,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录取的希望的,如果迟迟不回复甚至从来没有回复的话,那还是寻找另外的教授来套磁吧。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处世灵活,要求又高,当然这种类型的教授水平也是很高的,自我表现得宜是关键。
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助理教授一般都有启动资金,需要人干活,而且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招生习惯,所以跟助理教授“套磁”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
建议 “套磁”排序为:招过本校学生的教授> 助理教授 > 老教授 > 副教授。这只是就统计结果得出来的一般性排序,事实上大部分硕士生都是由助理教授带的,博士生就是由教授带的。此外,一定要找和自己研究方面相似或相同的教授,经历相似的更好。
把握 “套磁”的时间
1、早期“套磁”—— 申请前的联系。主要联系对象是在该校学习的朋友、校友、研究生院秘书等。
主要询问该学校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录取比例、奖学金发放比例、学费、该专业学生的组成、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毕业去向等,还有该院系在哪方面的研究较强,学校设施以及在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等等。了解这些对于你是否选择该校,你的申请有几成胜算,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在了解自己要申请的项目和研究方向后,就可以和相关的教授联系了。联系教授的一种方式就是不谈 申请而就教授的目前研究谈起,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兴趣。这在学术上要求较高,比较适合正在做项目的研究生或帮助老师做相关项目的本科生。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开门见山,直接表示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并针对教授的研究项目和领域提一些自己的问题。这要求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很强,能谈得长久。
2、中期“套磁”—— 申请材料寄出前后。比较好的联系时机是在教授收到申请材料以后或是在路上的时候,大概在 9 、 10 月份左右。这时候既可以和教授谈学术问题,又可以在他对你感兴趣之后及时看到你全部的申请材料。
3、后期“套磁”—— 拿到 AD(Amission 的简称,一般指无奖学金录取 ) 之后。每个学校都会在第一轮审核后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这些同学会在第一时间 ( 早的在 12 月末和一月初 ) 就会得到 offer( 有奖学金录取 )。对于大部分同学,特别是没有收到 AD 的同学来讲,大家并没有被拒绝,只是教授现在还拿不定主意到底选择谁。这个时候 “套磁”的重要性就会发挥出来。同等条件的申请者,教授一般都倾向于选择与他联系过的人。
套磁的误区
套磁对于大部分留学美国的学生来讲不会陌生,可能一些同学在开始的时候会对套磁的问题始终抱有怀疑太多,在接触的学生当中,已开始有很多学生觉得那么多 学生申请几个位置,似乎套不套磁没有关系,反正教授不会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有效的套磁将会推动录取的成功率。例如,以前一个成功申请到美国的学生,他告诉我它们系一共有 10 个中国人,全部为套磁后被录取的。但在套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六个误区。
误区一:套磁全能
有的学生认为 “无论申请什么专业和学科,都是需要套磁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套磁并不能应用 于每个学科,总体来讲,理工科学生 “套磁”意义最大,尤其是要做项目的,进实验室的。文科情况相去甚远,某些学科,如会计,根本无法套磁,老师完全凭你的背景和分数选择。另外由于学业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本科生 “ 套磁 ”的效果就没有研究生强。因为后者已经有确定的方向和实践的经验,与教授沟通和探讨起来顺畅得多,成功几率非常大;而前者只能把握专业的大体内容,表达某方面的兴趣以及表现自己的潜力。
误区二:字数越多越好
美国人通信切记简短,直来直去,一般 Email不要超过200字。套磁的风格并无统一格式,每个人做法不同,但应该注意不要烦别人,不要催促别人,言语要简单明了,意思表达明白即可。
误区三:强调自己优秀的 GMAT和TOFEL成绩
GMAT和TOFEL的成绩不属于讨论范围,但过去的成绩和专业背景应该加以介绍。GMAT和 TOFEL 不加讨论的原因不是不重要,是太基础了,如果你 GMAT 和 TOFEL 都没有考好,那很难说明你其它方面就行;反之,你 GMAT 和 TOFEL 好了,也不能说明你其它方面就行。GT 好是太应该的事情了,不值得拿出来。总之,学科基础与研究水平才是讨论的重点。
误区四:研究经验不看重
套磁的内容主要介绍自己研究经历和以后的计划,突出自己有的特长,如果你对教授的项目熟悉,那 可以表现出来,但是千万记住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你没有研究经历(坦率地讲你的机会就损失一大半),那就做简单的介绍让老师认识你。研究经验可能听起来很艰难是得,但其实大学阶段的论文也是可以的,这些论文是没有发表过得也可以,但是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你实在是什么也拿不出来的话,那么可以详细研究下教授的研究,某些教授介绍页面写得非常笼统,你可以到数据库中查下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了解一下教授研究的领域,等你有一定的理解或者想法了再和教授交流,着重谈谈未来打算。
误区五:对教授死缠烂打
如果你发邮件给教授,教授没有回复的话,千万不要鲁莽的打电话给教授。在国外学习过程中,老师 往往不喜欢学生打电话问他们事情,更何况你还只是个申请者。如果超过一周都没有回复邮件,那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不会回复了。请勿发更多邮件去催问,即使你很心急。因为发的邮件过多,会让教授产生厌恶情绪,可能教授不回邮件的原因是去度假了,所以当他回来一看邮箱里面有你的很多信,也许有被骚扰的感觉,这样你的机会有可能因此会丢失。
误区六:发送邮件多多益善
有的学生会给一个系的多名教授 “群发”邮件。其实这样是错误的,教授不会讨论各自准备招谁,但 是准备录取者的名字会被传阅的,这个时候哪个想要你的教授看到你的名字被其他教授写上去了,情况可不好。一个系一两封最重要的教授就 OK 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邮件中不要使用附件,除非是教授让你发的。
【微语】出国留学,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许会有遗憾。不过,这样的经历,也正是让你成熟起来的标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