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体制的差异
美国大学本科在美国被称为 Liberal arts eucation,翻译为自由教育,Liberal eucation 最初是指在古希腊时期,给管理奴役的男人的教育,容许他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代,Liberal arts eucation 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代名词,相对职业教育,大学教育更强调“人”的教育,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一般来说,在 liberal arts eucation 系统下,学生需要学习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内的课程。在接受了足够广泛的学习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美国人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为自由人提供最基本的教育,他帮助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中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还被定为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
中国学生在入学的时候确定专业方向,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整个专业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占总课程的 60% 以上。
美国大学在大学前两年无专业之分,只要求学习一些公共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几个大系: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几大领域,大学生到了 3 年级,才确定专业方向,并有学术顾问给予指导,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确定专业后,专业课程不超过总课程的1⁄3。
高考独木桥不能考量考生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的高校录取新生几乎完全依据高考的分数,造成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严酷现实。过“高考独木桥”,变成了一种长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使孩子一上学,就失去了青少年应享有的快乐。特别明显的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低;本来在中、小学就应该完成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现在却成了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应试教育”造成“高分低能”现象,也不利于培养青年人的创新能力。高考的取向是高分是人才。怎样能获得高分?在固定地位置填上唯一性和标准性的答案,只要答对几个要点,就能得相应的分数。唯一的、标准的答案也是在被动地接受,这完全是对学生灵性泯灭、创新力的扼杀、独立思考能力的削弱,学生面对众多的考试科目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容器!这种僵化的思维实质上是对个人专长和兴趣的压抑,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这样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就会揣摩上级的意图,而不是根据工作需要、价值和客户需求来进行工作和创新。
很多中国学生的家长认为,等孩子大学毕业后再去美国读研究生,这种想法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原因,独立能力,适应度。
本科教育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如果接受中国的大学教育,或许没有机会让孩子接受人文的基础教育,同时,最大的风险是在不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的时候,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或许,这个问题才是每个家长在设计孩子的成长路径时必须认真考量的。
独立能力是每个家长所关心的话题,我们不能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独立能力,毕竟,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一直接受家长和老师全天候的照顾,评价孩子的体系是以分数论成败的,孩子的独立能力一直被现有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所压抑,或许,连我们家长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从我们送出去的学生的表现来看,越早脱离父母的学生要比一直在父母身边学习的学生更具有独立性。
适应度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孩子不适应美国的,如果孩子到了美国后说不适应,那一定是出现了其他别的问题,美国大学都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俱乐部,孩子到了美国大学后,可以成立一个自己的俱乐部,宣传中国的文化特色,组织他们到中国旅游,或许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微语】你踏上异国土地,追寻梦想翅膀,愿留学如诗如画,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