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

首页 > 留学攻略 > 德国留学 > 德国留学地图

留学芬兰感受新闻专业

来源: 留求艺留学 更新时间:2024-09-02 09:38

2025年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来源:南都传媒公开课

留学芬兰感受新闻专业

前段时间姚贝娜去世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搞得新闻界沸沸扬扬,有人宣称国外新闻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国内好,一副&lquo;虽然我没见过但是我坚信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而国内的不仅不圆而且全是坑&rquo;的样子。

看到如此言论,再结合我在芬兰半年交换生活的所见所闻,虽然对于这个问题我见解不深,却也有故事想与大家分享。

1

转眼即将大四毕业,回过头看我在四年里也折腾过不少事儿。

2014上半年去往芬兰坦佩雷大学交换,虽然是在他们的新闻媒体与戏剧学院注册,但是作为交换生(自己学校也没有任何限制)便也可以同时选修其他学院以及研究生和博士的课程。基于个人兴趣以及专业发展考虑,我选择了以下几门课程:新闻学院的学术英语(Introuction to Acaemic English),金砖五国与媒体(BRICS an Meia),媒介与公民的多元文化关系(Multicultural Relationships with Meia an Citizenshi),还有国际传播与网络管制(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 Internet Governance)。

和其它小学期的课程不同,学术英语课贯穿了整整两个学期,每次都是从下午两点上到下午五点。记得去年国内春节零点跨年的时候我正坐在教室里上这门课。学术英语课上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余全是芬兰学生,因为授课语言是英语,芬兰同学在课上不许使用芬兰语。

这门课教大家如何通过英语来学新闻,二月是所谓的writing month,三四月就是interviewing和reporting month。同时后半期的上课内容就由&lquo;练笔&rquo;变为了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分析不同国家的新闻网站、老师给我们请来名人采访以及分小组制作一期广播等。

活动中有一个圆桌讨论(Roun table iscussion)环节,需要分角色讨论禁酒令、大麻合法化、核武器以及索契奥运会四个话题。我们组抽到的是大麻合法化,角色是由其他组员规定的:青少年,大麻使用者,孩子的妈妈和医生这四个角色,然后四个人加上一个主持人(老师)围坐在一张圆桌上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立场来讨论此问题。

有点像辩论但是更像是一个融合的大讨论,那些我们理所应当认为不可行的问题在不同人的点滴陈述中却变成了情有可原的事情。在此过程中老师会不断引导,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在讨论之后才发现,原来之前根深蒂固的成见原是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化用一句话就是&lquo;你如果经历过我所经历过的一切,或许就会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了&rquo;。

学术英语的最后一个作业是小组合作完成一期广播节目。

因为坦佩雷市的广播台就在我们学校(或许有合作),我们制作的那期节目是公开的,会在全市广播。时长30分钟,老师没有对我们的内容有任何规定。我们全组讨论之后还是决定讨论中国与芬兰的文化差异。于是我就在这三十分钟里面诚惶诚恐地、小心翼翼地对全市人讲我所知道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我眼中的芬兰是什么样子,还解答了芬兰朋友对中国的一些不解和疑惑。

2

芬兰的新闻自由度和透明度全球第一,我问过为什么,闷闷的芬兰同学表示他们也不知道原因(后来在芬兰社会与文化课上老师有理论性地讲过);我曾给他们播放过芮成钢&lquo;代表亚洲&rquo;、&lquo;代表中国&rquo;向奥巴马提问的视频,站在第三个国家的角度,我们一起讨论他的这种做法合不合适;在其他一些场合,有很多很多芬兰朋友问过我关于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贫富差距、教育等等问题,他们问&lquo;……是这样的吗?&rquo;,我几乎每次都只能回答&lquo;有你说的这种情况,但是现在……&rquo;不是我为中国辩护,也不是我爱国心爆棚,而是当你真正身处于其中时才发现误解真的很多。

其实有问题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而是他们放大并且给中国贴上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便仿佛永久挣脱不掉了。

在金砖五国与媒体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组数据:全球民主程度排名(www.worlauit),中国排在124位,俄罗斯128,芬兰第一,朝鲜150;在2012年统计的新闻自由度排名上(www.freeomhouse.org),中国是Non-Free:Press(85) on Net(85),作为参考的印度是partly free: Press(37) on Net(33)。且不论数据的准确程度,也不管你中国人信不信,这至少是外国人深信不疑的排名。

当讲到中国媒体这一专题时,一个俄罗斯老师提到&lquo;喉舌&rquo;,提到&lquo;It is a rule by men,not by law.&rquo;提到了邓爷爷的摸着石头过河……她说的事我们都知道不假,但是我们也知道那一部分仅仅是中国曾经的一部分。

而这种用一小部分来评断一个国家的现在以及未来甚至于每一个人的时候,就像我遇到外国人给我的感觉一样:他们对中国在最深底存有一种固有的傲慢与偏见,而这种傲慢与偏见阻碍了相互之间更坦诚的交流。(当然我在这里说的是偏见,并未否认我们国家本来就有的一些缺陷。还有一件很尴尬的事,交换期间台湾正在进行&lquo;太阳花运动&rquo;,平时都只是在Facebook上热闹一下,可当大家聚在一起,看到身边香港的同学和台湾的同学发出比较激烈的言论,难免会有一些正面冲突。)

3

课堂上的感受毕竟有限,有更多的故事还在路上。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是看了多少美景,而是你能否跟上这个城市的节奏和呼吸。旅途中的故事便是有关相遇,遇见一个人就遇见了一个故事。我曾在柏林的青旅遇到一个德国记者,寒暄之外也聊得百无禁忌,我问她是不是德国的新闻自由度要高一些,她摇摇头,说就算没有政府方面的限制,也会有其他方面的制约,可能在某些方面要好一些,但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由。

在俄罗斯,我和朋友住的那家沙发客的主人是个外表很凶但内心柔软的大汉,见到他前他和最好的朋友因为一个女人大打出手,他的腿上还打着石膏,我们在他家里时,打架时不留情面的两个人又坐在了一起喝酒和玩笑。我们简直是身临其境感受了战斗的民族的&lquo;决斗&rquo;精神。那段时间乌克兰正在闹独立,我们谈起这个事情,host绷着脸说其实乌克兰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俄罗斯,他们不愿意独立。&lquo;报道都是假的,这是黑色政治。&rquo;他叹口气,仿佛早已习惯了一切。

旅途中这样出乎我们意料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朋友的俄罗斯室友告诉我们普金并非看起来那么受俄罗斯人民爱戴,普选时候的投票公正性也很存疑;一个有日本男朋友的在日本学习了六年的伊朗妹子给我诉苦说很难和日本人交心……

看吧,现实总是这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别再拿着刻板印象的大旗招摇而过了。

不管这个印象是否有根有据,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个体化差异明显的社会,虽然它在某些时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但是国家、文化也是由一个个温润的个体构成的,如果要真实的感受,确实需要摒弃成见,重新发现。

在这个时代,有人移民也有人在不断地往上爬;有人被叫五毛有人被指奴性太重;有人&lquo;认了&rquo;有人抗争;但不管做出哪种决定,总会有一大群人站出来说你是错的。可我总觉得,东西坏了不能总是抛弃然后换一个新的,而是应该知道哪里出问题了再修修补补一下接着用。

4

这个是桂声十周年我请我芬兰小伙伴一起拍小视频的花絮

在去交换之前,我在学校校媒华大桂声做了三年,写一些小稿,做几个专题,偏爱专访;也在党报、杂志社实习过,跑突发,采访名人,积累了该积累的东西,可没经历过那么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搭讪,遇到价值观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人带给你的心灵震撼,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世界好大,于是我学会了接受,接受你与我的观点不同,我仍然可以给你写一个很好的故事,接受你的刻板印象,然后反观自己,怎么不多读一些书,来有理有据地反驳。我们每一个人走出去就是代表了中国,外国人口耳相传的这些印象也是由此慢慢形成的,所以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这话说真的,特别在理。

学弟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今后的传媒道路上运用我的所学经历,其实我想得很简单: 不 管是传媒还是人生道路上,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多读书,多行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虚心,有趣,不怕打磨。

还有就是要相信,你要去做的事,没有人能挡得住:One great show can change the worl. An if not me,who; if not now,when.

在芬兰的精彩瞬间没有记录下来,在大雪纷飞的坦村待了四个月却记录下了一夜之间变到夏天的五月,因为拍这个片子,我和小伙伴徐路阳走遍了坦佩雷的大街小巷,写脚本,借设备,大晚上跑桥上吹冷风拍延时,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下我们所经历过的点滴。八分钟的一帧帧画面凝聚了很多,让我们时时记起还好不曾把这美好的时光虚度。

感谢借给我们三脚架和纪录片参考书的教授,感谢芬兰小哥的延时线和亲手制作的滑轨,感谢在芬兰遇到的每一个人。

【微语】永远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梦想、留学的初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