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孩子?这些年常听说:“某同学标准化成绩高、课外活动奖项多,却被 Top 30 拒掉 ……” “某同学考试成绩中上,却被 Top 20 录取 ……”
以前大家觉得有好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 丰富的课外活动 + 几个奖项 + 很牛的推荐信,总归能够摸到梦校的门。但现在,随着中国申请者直线增多,这个逻辑似乎不够用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分配精力,把时间用在最适合自己,又能帮助大学申请的方向上面?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下美国新形势下如何申请。
常常有家长在看过身边各种例子之后,变得更加焦虑:为什么那么优秀的孩子被拒绝了?美国学校究竟在找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不妨从大学录取新的风向标说起。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曾发布一份关于美国大学本科录取新趋势的报告,叫《 Turning The Tie 》(扭转浪潮)。这份报告一出来,就获得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 80 所美国名校的认可,成为近几年美国大学录取的 “ 风向标 ”。这份报告里面有一个核心的宗旨:大学招生办应该通过录取标准,促进申请者关心他人和公共利益。听上去非常宏大!但仔细分析近年的录取,你会发现这句话传递了三个真实的“录取风向标”:重视学生的道德伦理参与、重视社群参与度、减少冗余的成就。该如何理解呢?我们逐一来看:
道德伦理参与:如何对待父母,与考试一样重要
很多父母的误区在于,一提到大学申请,马上想到晒孩子获得的各类奖项,取得的各种成就,包括竞赛、学生会主席、发明专利等等。这些并非不好,但所有成就的背后,美国大学真正看重的是“人”——
人的创造性、人的学习能力,以及特别重要的:人性。新标准格外强调人的成就背后的道德伦理,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革,让学生不仅仅只关注在做“大事”上,而在道德人伦和家庭社区方面做多层次的贡献,小到消除家庭和同学间的矛盾,大到减少社会中存在的歧视和偏见。
于是在申请材料里面,美国大学更想了解你每一天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你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密歇根大学就在申请材料中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成长环境,以及学生在其中的位置。而家庭和社区是塑造我们人格最主要的场所之一,也最能体现我们是否“眼里有他人”,是否能与他人相处融洽,让周围的小社会环境变得更好。
社群参与度:不必飞到非洲做贡献
一说到社群参与,很多家长会想到要花钱出国做公益,最好获得公益机构提供的奖状或推荐信。实际上,真的需要这样么?我们不妨看看新标准下,美国知名大学的招生官如何衡量“有价值的课外活动”?它需要满足三大原则:
第一,持续性,以小见大原则。首先,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成功的申请者并非以数量取胜,而是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上投注了持之以恒的热情。持续性,是美国大学看重的一大标准。
其次,“有意义”的活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非洲、去农村做志愿者、做调研。为了拿一张证书,花高价飞出国做公益,更是本末倒置。学生们完全可以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学校和居住的社区,凭借自己和周围人的力量,发现身边的问题,并作出改善。
减少冗余的成就
在《 Turning The Tie 》里面,名校希望为不同经济条件出身的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他们反对冗余的成就和成绩。体现在具体操作上,高校招生有四点趋势:
1. 更加注重活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家长和同学会一味地追求活动的数量,但是实际上,在招生官的眼中,质量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数量,在某一方面持续不断的投入远远大于数个浅尝辄止的活动的叠加。
2. 大学不希望学生对于 AP/IB 课程过分关注
家长认为,孩子的 AP 课程选得越多越好,SAT subject 等考试越多越好。但上文提到的学生都没有太多的 AP 课程,甚至完全没有,反而取得了很好的申请成果。
3. 减少过分辅导和成绩比拼
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会将精力过度花费在多次参加考试,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刷分”上。然而,学校不太愿意接受只在意学术成绩而忽略了其他的学生,因为如果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考试、竞赛上,也就意味着做社群贡献的时间减少了。
4. 不提倡学生只看排名选校
有些学生面试会说,我选择你们,因为这里是美国最好的学校。但实际上,学校希望听到孩子们对于学校和自我的思考,选择真正适合自己,而不是排名最高的学校。
例如,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有截然不同的特点。相比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通常奉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广泛地接触学习各学科知识;规模小而精,导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紧密,授课方式倾向于讨论而非讲授。而综合性大学由于学生多,课堂上更多的是讲授而非讨论,教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更多的校内外活动、学生组织、招聘活动,以及更广的校友网络。
只有在充分的思考基础上,才会真正打动学校,认为你们之间是合拍的,而孩子们也会在那里度过更快乐、美好的四年。
【微语】留学之际,愿你带着希望与梦想扬帆起航,归来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