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人数暴增,录取率继续下降。
也就是说只有特别优秀的学生才能被录取。申请增加,而好学校的国际生录取比例几乎没变,导致竞争加剧。
2.新加坡学生拉高了申请门槛。
新加坡A-level考试分成H1、H2和H3三个等级,其中,H2是A-level标准水平,美国大学也是这样解读的。想达到牛剑的入学标准,学生一般需要4门A-level或者4门H2。而新加坡很多学校里,学生4门A-level全A很常见,大家都申请顶尖大学,但名校对某些国家和某些中学是有限额的,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排名20开外的大学了。
但是招生官见惯了4门A-level,眼光挑剔了,3门A-level申请的自然入不了他们的眼。
3.AP的影响。
招生老师通常认为AP跟A-level的难度差不多,因为一般这两种课程给的学分差不多。以前4-5门AP就可以申请顶级大学了,现在5-6门也很常见,甚至有提交8门AP的,A-level科目少了自然就相形见绌。
4. 这一趋势也扩展到了IB课程。
十年前,几乎所有IBDP学生都是用3门HL课程申请,现在基本4门HL才能进那些顶级精英大学。
【微语】你在远方追逐梦想的脚步,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愿你学有所成,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