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呢?
美国的课堂上,老师教授问的问题大多都是开放性的,以人文社科类为最。“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是美国课堂上教授最常提出的问题。
适应了应试教育的孩子很难快速的在大脑中反映出自己关于问题的看法。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很少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哪怕是文科类的问题,也总会有一个总结性的答案。所以当我们从以自我为出发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习惯这种 “自我”,适应这样的不适。
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继而就有了创造的可能。就此,你的生活不再是 yes和no,你的思想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之路。来美之后,对学子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自主选课。这绝对是一项从未有过的挑战。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几乎没有过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
这里举个在纽约读书的小伙伴的例子: “ 我就读的是文科专业,除了必修课程,学校还要求我们选修本专业相关课程以及其他院系的非本专业课程。我觉得自主选课的难度有两点。第一点,学校提供的课程数量太多,每个学期我们都需要从上百种课中选择自己本学期想学的课。第二点,每种课程基本会根据上课时间和授课教授不同分为至少2-3个不同课堂,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上课喜好来选择课程,提前预算好自己本学期的时间安排,查询授课教授相关资料,课程难易程度等等。
虽然自主选择课程听上去挺麻烦,但其实自主选课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留学的孩子,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我。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别人,寻找自我,知道了生活的无限可能。
每天一篇阅读,每天 100个单词,每天一篇文言文阅读…… 这些习惯,还有多少可以保持到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学习?
出国留学,意味着独立的生活,和独立的管理时间。为了使时间的使用率最大化,强化自控能力和有效的管理时间就是最重要的因素。离开了父母的叮咛管教,留学生活显得异常的自由,那么如何规划课余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毕业时和同龄人的差距。不管是怎样的兴趣爱好,固定的使用一块时间,把时间分段管理,是一件让人 “难受”,又让人受益匪浅的事情。
中国大学的竞争太惨烈了,尤其是你想进入好大学很难。如果你是杭州孩子,高考考了 620分,未必能如愿进入浙大。但是如果你肯抛开空间、地域的限制,说不定你就能很好的大学。
为什么一个看似在中国考不进好大学的孩子,却能够进全球排名前 100名的大学呢?
很简单,因为中国高考要考很多门学科,你稍微一偏科,就失去了进入好大学的机会。而国外高考每年有很多次机会,但是学生还是要学好英语,考好托福、雅思、SAT、ACT,这样才有机会考上顶尖院校。其实,也不像高考的以成绩论英雄,国外大学更注重这个录取的这个“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个性,他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贡献? 所以除了考试成绩,文书、活动背景等等也是申请的重要因素。
【微语】你踏上异国的土地,追逐梦想的翅膀在风中舒展,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