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如火如荼的美国大学申请季,踌躇满志的少年们,经过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向着美国藤校和美国各类名校发起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无外乎“我想去×××学校,我能去吗?”
曾任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高级招生官的罗伯托·诺亚对《新西兰先驱报》表达了以下观点:“不要看他要什么,而要看你有什么。忘掉招生官想让你怎么做、想让你说什么,他们几乎看重每一种积极的品质,只要这种品质属于你。”另一方面,劳伦斯大学招生及财政援助部主任肯·安瑟门特对《华盛顿邮报》表示:“写大学申请信可能就像对着‘达人秀’的评委歌唱,你希望自己写的内容使他们按下那个大大的按钮,转过椅子来大声说‘我选你’。写作与唱歌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得让对方感到,‘你的声音就是我们要找的’。”是不是被绕晕了?到底要不要看招生官的“脸色”?到底我需要怎么做才能进入梦寐以求的美国名校呢?
先来看看招生官的审核流程,首先是由招生办公室的秘书处初步筛选,将不符合学校官网明确要求的申请材料直接pass;经过这轮初筛后学生的材料才会被真正的招生官老师看到,美国招生按照地域性划分和审核,一般学生都是在该地区的学生群体中进行竞争的,例如中国学生就是在亚洲区中PK;两个招生官为一组,每个人审核一部分的材料,各自给出是否录取这个学生的判断,意见统一则直接录取,不统一则进入讨论环节确定最终人选。
再来看看招生官都看学生哪些东西,主要是学术能力、软性背景和个人特质。学术能力就是通常意义理解的一些留学必备考试及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表现;软性背景就比较多元了,可以有各种课外活动、各类比赛、兴趣爱好等等;个人特质主要反映学生的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让招生官了解一个更加立体的申请者。
了解了这些招生基本要素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美国招生官们的招生逻辑。我们要摒除中国式思维,什么是中国式思维呢?因为在国内我们是通过高考来被决定录取院校的,简单的来说就是分数,一条分数线卡住了所有的可能性,所以很多中国家长和学生也会觉得只要平均分够高、托福分数够高、SAT等分数够高就一定能进入名校,其实不然。美国招生官的审核非常能体现出美国教育的一些特点和思考方式,招生流程严谨有序,审核案例case by case,他们不喜欢招那种所谓的“学霸”,而关注的是申请者的Diversity(多样性、差异化)。所以学生在申请的时候除了达到学校的一些固有的成绩分数外,在文书的准备上切忌只突出成功甚至模仿他人的成功,要展现真实的自己,讲自己的故事。
其次就是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说起讲故事,咱们中国人是很会讲故事的,从古至今有太多的故事和文化,可是毕竟是申请美国院校,看到故事的是美国老师,我们要做的是用美式思维讲他们能听得懂的故事。那什么是正确或者是让招生官容易懂的方式?举个简单例子,奥巴马最大的成就绝对不是他多么多么优秀让他成为的美国总统,而是他当了总统之后,他给这个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解决了哪些问题。这就是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所以请在文书中讲述你通过优质的活动或获得实习后,你做了什么,你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影响,你改变了什么,你克服了哪些困难等等,你都是怎么做的,而且最好多描述真诚可见的事例。
最后再举个美国院校的例子,哈佛大学的招生办公室里经常是有各一位白人男老师、白人女老师,一位黑人老师(性别会根据情况调配)和一位亚裔老师(性别会根据情况调配)。所以国际化和多样化是很多美国院校崇尚的,连一个很小的团队都由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组成,这在很多国家都是没有的。
美国高校招生与审核制度相对还是很公平的,大家在研究具体院校的时候多看看官网的说明和介绍,不要盲目以为分数、随意的活动和套版的文书就万事大吉了,真正理解美国教育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向着自己的ream school发起冲击!
【微语】出国留学,不是为了做富二代。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独立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