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普通中产阶级的同学出国的因为不是“家里准备让我出国留学”,而是在当年自作主张放弃了到手的本科直研名额,也没有做简历找工作,只是怀揣着对英文的喜爱和想见识世界的“幼稚”想法,在本科阶段的暑假,跟爸妈说出了决定赴美留学的决定。
跟大多数出国留学同学的家庭相比,一些家境可能连“中产”都未必算得上:父母可能都是当地国企的职工,且一干就是大半辈子,父亲是典型的“老黄牛”,对职级不争不抢,也从不擅长于和领导的之间的“互动”。而拼了大半辈子换来的“模范劳工”的职称,也仅仅是在年终奖和某些补贴上一笔“象征性”地慷慨,跟“留学”、“美国”这样的字眼真的显得格格不入。
由于定位在申请硕士,而美国硕士的几乎是很难拿到学校的funing的,因此,绝大多数的中国赴美攻读硕士的同学都是自费,也就是family sponsor。
可能一些同学在告知父母留学决定的那天,家里的气氛有点压抑,爸爸把本来约好的饭局都推掉了,妈妈跑了几趟银行,似乎是在评估家里的经济实力能否支撑这份梦想。一个人始终待在我的房间里,呆呆地对着电脑。晚上,父母走进我的房间,坐在床边跟我说:钱的事儿不用愁,爸妈有钱,够你去美国留学的,这东西我们也不懂,接下来的路只能靠你自己了。”
托福GRE动辄上千的报名费,培训班的课程费,学习资料费…每一项都花费不菲,但每一项,爸妈都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事实上,比申请过程的花费更为触动同学的,是到了美国之后。
你会发现,你的那些同龄人们,可以住上千刀每个月的stuio,落地就买了几万刀的大SUV,周末自驾游,假期全美飞,坐商务舱,租小跑车,住高档酒店,品网红美食。这不是偶像剧,也不是朋友圈,而是你的同学,前一秒还跟你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后一秒已经订好了NBA比赛的前排座位,买了飞往夏威夷海滩的机票,并且开车前往shopping mall(绝不会是奥特莱斯)为即将到来的休闲时光购置衣物。
而下课后,你却要坐公交车去最近的华人超市,买接下来几天做饭的食材。
你一定要对这样的差距习以为常。
在美期间,几乎所有的消费我都会用汇率算算,包括去吃麦当劳,一个巨无霸套餐竟然要$7.86,因此我每次都会默默选择McChicken Meal(最便宜的麦香鸡套餐,只要3刀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变得很疯狂,我几乎不接受自己的任何“失败”和“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逆向自卑表现,那段时间,我开始对“有钱的同学”嗤之以鼻,他们的平常行为都可能会被我视为“炫富”。
有一次,我爸妈的同学,如今是上市公司老板的叔叔到美国参加活动,顺路去看我。他请我吃了我一直不舍得去的餐馆,晚饭后,他亲自开车带我兜风。
“咋样啊,在美国学习和生活感觉如何?同学们都好不好?”叔叔问我。
不出意外,我的“逆向自卑”占据了思维的主导,开始疯狂地吐槽周围的,被我视作“富二代”的同学们。
我不知道我说了多久,叔叔一句话也没有插,始终地听着。
在我讲完后,他对我说了一段我至今受用的话:
“孩子,你必须承认,在当今世界,财富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最直接的量化手段。你可能只是看到了富二代同学们的花天酒地,但是没有看到他们奋斗到深夜的勤勤恳恳,更看不到的是他们父辈创业的艰辛困苦。美国文化不是有一句on't juge吗,说的没错。对你而言,你应该做的不是盲目自卑怨天尤人,你应该开放心态,接受差距,正视身边的人和事,尽最大的努力去在你这一代实现阶层变迁。”
我和这位上市公司老板叔叔的对话,发生在西雅图的深夜,是一个最容易引人哀怨,也是最容易引人思考和奋进的时间点。
这段话点醒了我。
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留学生来说,比起无尽的担心、自卑和焦虑,也许接受家庭条件上的差距,正视这些富二代同学们的闪光点,然后让自己告别固有的“贫穷思维”,告别懒惰,行动起来去疯狂吸收西方先进的知识和观点,认真体验这从未有过的生活环境,再或者,试图去参与一下这令人激动的生活方式,岂不是更好?
那天之后,叔叔办完事儿回国,我去机场送他,他过安检门之前跟我说,希望以后能看到我的改变。
仇富不是什么好事儿,其实盲目地去跟自己无法触碰的阶层比较毫无意义。世界之多元远超我们的想象,所以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那么日复一日,“阶层变迁”不敢说,生活向好是一定会的。注意,是“日复一日”,不要浪费每一天。
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弥补差距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留学生活中,你会遇到非常多的有钱人,更不要提“美本”和“美高”们了。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生活在这个幸运的信息时代,只要思想先不要被碾压,身体不要懒惰,总会“条条大路奔小康”的。
不要犹豫出国留学这件事情,只要你正确地对待它,它对你一生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微语】留学是一条漫长的路,不要因小失大。在留学中,你可以感悟人生,体验文化,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但千万不要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