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

首页 > 留学攻略 > 留学资讯 > 留学资讯地图

中西方教育对比

来源: 留求艺留学 更新时间:2024-09-03 03:34

2025年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去海外留学,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英国等等国家 似乎就成了 大学教育的代名词,从这背后,我读出了一种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无奈。当然,承认差距,才会进步,面对着大家心里的隐痛,我想谈一谈中国大学教育与西方大学教育差距之所在。

中国大学教育重名利,西方大学教育重精神

西方大学教育重视的是知识,或者说注重的是求知的精神。但是,中国大学教育看重的却是求知的结果,或者说是知识的财富效应。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国现在规模惊人的大学城,动辄就数十多万人,高耸宏大的教学楼,如雷贯耳的名教授,可是,在这金碧辉煌的环境里面我们是不是还缺少了什么? 西方的大学教育离不开一个尊重知识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一个充满着求知精神的大学环境。而没有这些,我们的大学所能培养的只是一个个 “ 称职的社会工具 ”,甚至有时候连称职也令人失望,更何况要培育出一个个引领社会变革,引领时代潮流的真正的人才呢?

中国大学教育重理轻文,西方大学教育 ” 重文轻理 ”

“ 一个人关心什么,就决定了他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在哈佛商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不是商科,不是法律,而是一门《如何才能幸福》的普通课程。除此之外,哈佛的另一门《社会公正》也 “ 出乎意料 “ 地成了幸福课之外的学生的不二选择。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耶鲁大学,一门《哲学:死亡》的课程也受到了学生前所未有的欢迎。这些看起来 “ 毫无用处 ” 的课,为什么却屡屡受到学生的欢迎,受到学校的热捧?

一个人如果仅仅只关心自己的薪水,只关心自己的职位,那么这样的人,你会愿意他或她成为我们社会的领袖吗?或者往小一点说,你会愿意他或她来做你的领导,管理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吗?我想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每一个人都更加愿意与一个能理解你自己,能理解自己所在的企业或者组织的人来打交道。

事实上,在西方大学教育里面,本科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通才教育,一种文理不分的教育。正应了《大学》里的一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西方在大学教育的根本理念上,看来并无二样,而现在中国大学教育所出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大学教育过于短视,只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不是作为国家的 “ 大脑 ”,虑及长远,惠及子孙。

没有 “ 愚蠢 ” 的学生,只有不思考的学生

在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集中着全国五分之一的高考状元。在中国的大学教育里面,专业很重要,只有那些精英学生,他们才能进诸如所谓的管理,金融,计算机,医学等等 “ 热门专业 ”,而成绩一般的普通学生,只能被冠以 “ 学艺不精 ” 的称呼,无奈地进入一般专业甚至所谓的 “ 冷门专业 ”。

一个热门专业真的如此重要吗?我想从上一个问题,你已经获得部分的答案。现在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2007 年 4 月,美国排名前十的杜克大学商学院的作弊与抄袭事件震惊了全美,34 名亚洲学生因为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被学校开除,尽管在学生提出强烈上诉以后,最终法院还是裁定了 9 名学生被开除,15 名学生停学一年,10 名学生重修的最后结论。

从这起事件,我们不难看出 西方大学教育对独立思考的重视,而你作为商学院精英学生的身份却无关重要。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贯穿着整个西方教育的过程,从入学到毕业,甚至到以后的工作。在入学的开始,每个学生就要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的兴趣,什么是自己的潜能所在,而只有把自己的兴趣与潜能结合起来,每个人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不问冷热门专业,不问毕业后自己工作的薪酬,而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发挥自我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不断收获的过程。如果学生仅仅是考虑自己毕业后工作的薪酬,那么就算找到了热门工作,但最后工作的发展也会因为自我潜能的限制或者对工作的厌恶而受到阻障。

实际上,人最难突破的是自己,如果没有不断地思考,专注于改变,和锲而不舍的韧劲,人就永远只能被自己所囚禁。

【微语】留学之路虽漫长,愿你的旅程充满智慧与成长。祝你在海外求学中收获满满,成就辉煌人生。

中西方教育对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