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谚有“樱花 7 日”的说法,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 7 天。日本人喜欢樱花不仅是因为它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掉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
日本共有 28033 个温泉泉源,每年去温泉旅馆住宿的日本人高达 1 亿 3000 万人次。温泉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据日本的温泉随笔家山崎的解释:日本人对于温泉带有一种宗教性崇拜。
现在戴眼镜的日本人有 6720 万人,近视率世界前三。据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宫永嘉隆的分析:这跟日本人使用的日文有关,日文中不仅有汉字还有假名,混杂在一起,令眼部需要很细分的焦点调节,因此很容易带来眼睛疲劳,造成近视。
据日本学者和田秀树的分析,日本人爱干净的习惯,是从幼年时代开始训练出来的。和田秀树说: 2-4 岁是孩子性格形成阶段,这个时候的日本孩子,都被训练如何整洁地使用厕所,这一阶段的严格训练,容易培训出规规矩矩一丝不苟的爱干净的孩子。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人不仅懒散而且没有时间观念,为此曾有德国人还专门写过文章批评日本人。而日本人 “勤奋美德”的精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才制造出来的一个“日本神话”。实际上日本人年平均劳动时间世界排名没有进入到前五,所以,日本人自认还算不上特别热爱工作的民族。
其实日本人原本对时间的概念和意识也是比较宽容和淡薄的。明治时代初期火车和现在欧美国家一样晚点 30 分钟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工厂工人迟到也是正常现象。为改变这种情况,日本首先导入西方的 24 小时时间制,并加强钟表的普及,在公共场所诸如公园、店铺和大厦等醒目的地方设置时钟以提示时间,但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随后,日本又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泰勒“科学管理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人和工厂的管理。政府还在大正时期设置了“时间纪念日(每年 6 月 10 号)”,号召民众加强守时意识。经过不断努力,守时观念逐渐渗透到日本国民心中。日本在学习西方科学管理方式的同时竟将其发挥到如此极致是欧美国家意想不到和艳羡不已的。
日本人喜欢排队,甚至喜欢到在不必要的场合,也规规矩矩地排队。例如去看一场全场指定席的电影(即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座位),是根本无需排队的,但日本人依旧会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着。更有甚者逛街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很多人在排队也会凑到队尾去跟着排队,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日本社会在强调团队意识上认为,“排队”是一种最能体现公平的社会秩序,最为简单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排队时不会插队,喧闹的现象,日本人爱排队,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他们在学校时就被灌输排队是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和习惯。日积月累,他们的社会文明渐渐成熟。排队看似是一件简单是事情,但是给大家都带来了轻松的氛围。
日本是个多神教国家,一国多教、一家多神。日本人出生被带到神社参拜,长大后去神社或教堂结婚,去世之后请佛家弟子超度。日本人要信的“神”太多了,“神”无处不在。据统计日本总共有 8.2 万多个神社,平均每 1 500 个人就有一座神社。这还不包括遍布各地的佛寺。
其实在以前,并没有动漫这种东西,动漫是二战之后出现的。当时,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城市毁于一旦,人们对未来充满绝望,而且因为战争背负了道义上的内疚和生活上的债务。但是这时迪士尼的动画片进入了日本,日本人看到了好看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被惊艳到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形象,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让他们在苦难生活里感受到了轻松和愉悦,所以日本的动漫业,才慢慢发展了起来。并且日本动漫有个特点,就是眼睛很大,占据的脑袋的大部分面积,这也是因为受到了美国动漫的影响。不过现在日本动漫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深受人们的喜爱。
受历史、教育和观念因素的综合影响,日本成了最不重视英语的亚洲国家之一。如今,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进行国际竞争时,这个问题带来的牵制效应正在显现。比如日本本身的固有概念中,部分存在“那家伙像翻译一样、不能给他安排重要工作”这一奇怪的逻辑,使得精通外语的人在组织内往往遭到轻视。而且本身日语发音方式与英语相差也很大,为日本人英语的基础学习带来很大麻烦。
【微语】你踏上异国的土地,追逐那远方的梦想,每一步都闪耀着勇气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