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双一流高校都在公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C9高校中除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其余7所也都公布了各自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校联盟,九校联盟(简称C9)一直以来被喻为中国高校的“常春藤联盟“,是中国高校教育顶尖力量的代表。根据7所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对其毕业生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顶尖高校就业情况变化。
顶尖名校男多女少
从7所C9高校2018届毕业生的男女比例来看,男生均多余女生。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男女比例最高,为2.67:1。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男女比例约为1.8:1,男生明显多于女生。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南京大学毕业生中男女比例相对较小,不过男生数量同样多于女生。
出国(境)深造率继续下降
对于顶尖高校来说,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会选择出国(境)深造继续学习,其中本科生是出国(境)深造的主力军。不过从近几年统计数据来看,顶尖高校毕业生的出国(境)深造率呈下降趋势。
从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清华大学2018届本科生出国(境)深造人数619人,出国(境)深造率为26.3%,相比2017届毕业生的28.2%下降1.9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2018届毕业生出国 (境)留学817人,占比 30.34%,相比2017届毕业生的30.85%下降0.5%。
浙江大学2018 届共有 1320 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22.86%,较去年下降了 1.3%。
上海交通大学2018届本科生出国(境)深造人数924 人,出国(境)深造率为26.32%,相比2017届本科生的28.06%同样下降1.7%。
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国(境)深造情况也类似。
从各顶尖高校毕业生出国(境)的高校来看,超过半数毕业生都选择了美国高校。其次是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区高校。
华为依然是接受各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
从7所C9高校实际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各大高校毕业生中签约较多的单位主要包括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国家重点央企等。今年华为依然成为接受7所C9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七所顶尖高校进入华为的毕业生分别有:北京大学(104人)、清华大学(167人)、浙江大学(444人)、上海交通大学(211人)、南京大学(219人)、西安交通大学(315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269人)。
清华大学2018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毕业生去向
出国(境)深造
北京大学2018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与去向
出国(境)深造
2018年,校本部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为1148人,比例为15.21%,首选目标国家为美国,占出 国(境)留学总人数的59.84%,其次为英国、中国香港,比例分别为9.23%、5.49%,另有部分毕业生选择 到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国家继续深造。
根据2018-2019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我校2018届毕业生中共有668人赴世界排名前50名的国 (境)外高校留学深造,占出国(境)总人数的58.19%。其中出国(境)的本科毕业生有65.61%在排名前 50名的高校就读。
美国留学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顶尖大学的学生都选择了美国留学。
根据《2018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中国仍然是排名第一的国家,2016/17年度留美人数超过35万,而2017/18年,中国学生的数量是36万人,增长了3.6%。中国学生数量庞大,占到全部国际生数量的33.2%。
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学习最多的依旧是工程和商科,其次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物理和生命科学,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艺术专业和社会科学。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看出清华北大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哥大、麻省理工、哈佛等美国名校,那么这些名校到底有何优势?
举哈佛为例,看看曾经留学美国的国内政府人员是怎么回忆的:
自由、包容的空气
自由的空气,实实在在表现为对权威、权力的警惕。在哈佛,不会因为你被树为权威,就受到特别的对待。我在进肯尼迪学院的第一天就领教了这里对特权的排斥。在发给我们的指南中,明确标明了一条条规矩,约束那些特殊化行为和特权意识。
在哈佛,挑战权威的场面比比皆是。我到哈佛第三天,就去听当今制度研究的领军人物、《国家为什么失败》作者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举办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发展经济学讲座。大名鼎鼎的阿氏在一个小时的讲座中,被学生打断四次,一位学者还与他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他一堂课下来全身是汗,不知是因为天热,还是因为这种气氛的烘烤。
自由的空气里充满辩论和质疑。在哈佛燕京中国研究专题讲座上,来自彼得森研究所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尼克尔斯·拉迪推销他新近出版的《民进国退》,用40分钟,依靠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论证中国没有国进民退,没有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不存在过高的公务员比重等等。他讲完后,哈佛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学生们用事实和观察对他的观点足足质疑了近40分钟。
人文精神的浸染
真正让我感到哈佛之为哈佛的,是她的人文环境。
办理完注册,领到ID卡以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位于哈佛庭院北面的怀德勒主图书馆借书。哈佛大学图书馆由80个图书馆组成,有 1800万册以上图书。它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我在哈佛期间去过的图书馆有怀德勒、拉蒙特、肯尼迪学院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当然还有最大的东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进到图书馆,你一下子就能忘掉一切,恢复人的单纯和天真,这里的氛围会让你觉得可以用知识傲视一切。
图书馆的服务会让你就想搞研究,否则觉得对不住这套系统和这里的图书服务人员。听上个世纪90年代曾在这里读书的朋友讲,那时的信息化技术还不是很发达,为了方便哈佛的教授做研究,图书馆是给哈佛最牛的教授留座位的。比如费正清就在主图书馆藏书室有一张桌子,供他平常做研究用。他可以调用任何一本书,堆在那里,没有他的允许,图书馆员是不会清理的。我在哈佛期间占的最大便宜就是可以不受限制地借阅图书。这里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我都可以进,哈佛所有图书馆的书我都可以随时调用,甚至可以调用波士顿乃至美国所有图书馆的书。
一流教授研究一流真问题
哈佛教授的名头是各院系学生最引以为傲的。走进每一个院系,墙上都挂着建院系以来最“大牛”的教授。经济系的走廊两边摆满了一长串的大牌教授。学生每天沿楼梯走上去,就相当于每天跟这些“大牛”道早安,也激发起他们向前辈挑战的雄心。
通过与哈佛一些教授的交流与观察,我对这些教授何以一流得出几点感悟:
一是选定真问题。大量的研究看上去是问题,但不一定是真问题,也不是重大问题,是过几年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这里的教授在选定研究问题时,是非常谨慎的,经过反复权衡,绝不会为了钱去做。在这方面,傅高义堪称典范。
二是不受干扰地、“神经质”地专注于一项研究。这些大牌教授一旦确认了自己所研究的大问题,就心无旁骛地追踪下去。这一点差不多成了我所见的一流教授的共同学术品格。比如,帕金斯在完成《中国农业发展:1368-1968》时,中美还没有建交,只能到香港去收集资料。当他在资料的故纸堆里迷惑不解时,就会跑到香港最高的大楼上遥望大陆。
三是不轻易相信已经给出的结论。我在与这些教授交流时,这个感觉非常明显。有问题,我们以为是有定论的,是基本事实的东西,但这些教授不会轻易相信。他们会穷尽所有的文献,重新审视每一种说法,掌握充分的事实,经过客观严谨的分析,给出自己的结论。跟他们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升自己思维的过程。
四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刨根问底。与我们很多“大牌”学者善于给出大判断不同,这些“大牌”教授更注重细节,善于从细节中形成独特看法。这里的一流教授在交谈中会对细节痴迷,不轻易放过每一个旁枝末节、每一个细小现象。他们会不断地问,不断地跟你讨论,有时候还会再回过来求证。
五是小题大作。尽管是“大牌”教授,他们研究的很多问题都是从小处着手。在哈佛包括在其他美国大学的学者,没有多少学者会在年纪轻轻时就问那些终极的大问题。这些“大牌”的出名作都是非常小的题目,比如裴宜理就以研究华北的叛乱者和革命者而立于学术界。
六是与年轻人的代际交流。在哈佛,我也跟一些教授讨论过为何招博士。他们说,更重要的是学术交流。对教授来说,博士生的作用是开拓他的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博士生会就一个新的领域开拓,可以帮助老师更新知识。哈佛教授非常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肯尼迪学院的老师不大愿意莫名其妙的人去拜访,但是非常愿意和学生交流,原因就是学生能给老师充电。一流的教授,一流的学者,必定善于跟比他小的年轻人交流。
随着中国教育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力的不断强盛,国内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无论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相信每一个选择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都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微语】愿你的留学之旅充实而愉快,每一刻都充满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