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以及其他顶尖大学是否真的歧视亚裔申请者?
对于这个问题,没人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还有一群人在入学时通常会面临偏见。他们通常喜欢一个人独处,通常会独自在家里休息,而不是参加同学们组织的party。他们不喜欢参与小组讨论,而是喜欢独自学习,在课堂上他们往往也沉默寡言。
显而易见,我说的是那些内向的人。从最近哈佛大学录取过程中涉嫌歧视这一案件中获得的信息显示,内向的人往往不会被录取。
这项诉讼指控哈佛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对于亚裔进行打压从而达到“种族平衡”的目的,亚裔被招生官在“个性特征方面”给予了较低的分数。但是要证明这一点很难,因为我们无从得知招生官给这些学生较低评分的真正原因。
没有证据,因此我们不能妄加揣测。但是显而易见的是: 哈佛大学针对“个性特征”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外向、合群以及有亲和力的人。
纽约时报摘录了哈佛大学在诉讼过程中递交的几百份文件。一位亚裔美国学生描述自己是一个“努力学习、工作的人”,但是招生官的疑问是:“她会在课外享受生活吗?”
其他亚裔申请者的特点也大抵如此—成功与勤奋。但是往往缺乏区分度。他们也不被视为“领导者”,也就是不能在一群优秀的人中脱颖而出。
然而,毫不掩饰的说,顶尖大学所正在寻找的,是外向而又具有领导力的学生。哈佛大学表示希望招收“具有积极正面的形象而且受到广泛尊重”的学生,而不是那些周末的晚上窝在宿舍里学习或者看电视剧的学生。
而内向的人不希望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使得他们对于招生官的吸引力大大降低。顶尖大学希望学生能够在校园里引领潮流,尽可能多的进行社交,从而在将来成为有凝聚力的领导者。
外向的人更聪明也更容易成功,这样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人们通常认为更善于言辞的人,特别是那些说话很快的人,更有能力。但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顶尖大学认为外向的人相比于内向的人能够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但事实并非如此。内向的人,包括比尔盖茨在内,都已经成为了出色的领导者。他们善于聆听而不是主动发言以显示自己的个人魅力。
但正如最新的有关大学招生的研究表明,顶尖大学还是会倾向选择外向的学生,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内向的人可以像外向的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顶尖大学仍然十分注重强大的个性特征。
在招生过程中名校一直坚持着这个原则,尽管有证据表明亚洲人相比西方人更加不容易表现出个性特征。同时,跨文化研究表明,东方人更强调勤奋和谦卑等特质,而不像美国人那样更活泼而充满热情。
招生政策并不具有任何偏见,没人知道对于外向的人的青睐是否会造成种族歧视问题。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据近半个世纪对于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美国招生政策仍然是十分科学的。
常春藤联盟中的其他成员,在这方面也持有一致的态度,强调“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希望未来美国大学能够对不同族裔的申请者一视同仁,而不是招收很多在思想和文化上相似的学生。
【微语】留学是一条漫长的路,不要因小失大。在留学中,你可以感悟人生,体验文化,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但千万不要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