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大一大二的成绩不重要,申英研只看大三成绩
目前的审核现状和趋势是:2+2办学越来越多,学校趋向于将大家跟国内的竞争者作对比,所以一定是会看前两年成绩的。至于到底多看重,那么取决于你大三成绩有多优秀了。
如果大三分数中等,跟你同分数段的同学较多,那么比较大家的前两年成绩是太正常的方式了,尤其是G5院校,前两年的均分还是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的。
误区2:读英国大学的summer school能给申研加分
summer school(夏校),之前有同学问过我:“我去读过LSE的夏校,现在想申请LSE,夏校经历会有帮助吗?”
申研,学术审核上还是要看学术的本科成绩和相关学术经历。夏校的作用更多地在于体验学校课程、增加个人阅历,部分同学有可能拿到老师提供的推荐信。如果说因为成绩不够好想要通过夏校来补足,并不建议这么做。
误区3:选专业、备材料不着急,最后再整理
英国、欧洲的大部分院校申请都是赶早。大部分学校的审核是Roll in的,就是先到先得。
尽管你会看到有的学校划分出了几轮申请时间段,那也只是告诉你会在哪些时间点出Offer。院校申请时间的安排取决于你的专业和分数段,建议早规划早申请。
误区4:GPA高一定能申请到好学校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认为英国大学主要看成绩,只要均分高,就能申请名校。事实上,成绩只是硬件申请条件之一,并不是绝对的优势,更不要说成绩在名校申请中也不是绝对的优势了。
把成绩当做绝对优势的话,那么你申请的学校名次就要相对靠后一点,比如G5大学,绝对不是拼成绩就能上的,更多的是看其他条件:本科课程设置、专业课程、CV、PS、GMAT、GRE,是否有雅思,推荐人是否知名都是影响结果的因素,每个都是。
申请英国研究生的一般入学标准是:本科学士学位,平均成绩80分以上。如果平均成绩不能达到80分,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被学校录取,因为学校会考虑一名学生的综合情况,实习经验、科研经历、发表论文等等都会被学校作为考量的因素。
误区5:没有语言成绩就不能申请英国大学?
英国大学一般为每年的秋季9、10月份开学,申请工作提前一年进行。举个例子,如果想要2019年秋季入学,那么2018年9月就可以开始申请了。申请商科,理工科或教育,传媒等热门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尽早递交申请材料。
除个别学校明确要求以外,英国的大学允许学生在申请时不提供语言成绩,如果其他学术背景符合要求,学校会向学生发 conitional offer(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学生只需在入学前提交语言成绩即可。因此,没有语言成绩,或者语言成绩暂时没有达到要求也是完全可以申请的。(PS:除开一些院校指定在递交申请需要提交雅思成绩)。
误区6:语言成绩不达标,是否不能入学?
有同学在递交申请的时候,没有雅思成绩,拿到了学校的con-offer,并且在参加了多次雅思考试后,仍然无法达到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因此,这部分同学就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不能成功入学。
其实,达不到学校的语言要求并不意味着不能入学,很多大学都可以提供语言课程,长度为4周至10周不等,专门为语言成绩没有达标的国际学生补习英语。这种语言课程一般会在7、8月份开始。在语言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只需通过学校的英语测试,就可以入读9月份开始的学位课程。
误区7:排名和申请难度成正比
在申请初期选择学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参考一些英国大学排名。市面上常见的排名有泰晤士报排名,卫报排名,QS排名,完全大学排名等。很多同学认为排名高的学校,申请难度就高,排名低的就容易一些。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建议大家如果参考排名,想通过排名判断一下难度,就要多参考几家的排名,然后把同一种排名几年之内的名次,做一个平均值,这样会相对准确。其中世界排名和申请的难易度大致成正比,但是也不绝对,考生可以提前去学校官网了解一下情况。
误区8:推荐人职务越高越好,头衔越多越好?
相信这是很多同学们在准备推荐信的想法,其实英国大学并不是希望看到这些,而且希望看到对申请人非常了解的人写的推荐信,最好能客观的评价申请人的学术能力。而对推荐人的职务或头衔并不是太过关注。
误区9:和同学成绩一样,就一定能申请上同样的学校
提醒大家:即使你们的成绩一模一样,也不能保证所学科目成绩也一样。那么,差距也就出来了。这也是影响申请结果的重要原因。请大家仔细研究自己的课程设置和每一门的成绩,不要把平均分看成绝对的成功因素。
关于英国留学研究生申请常见误区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或者感兴趣的话,可以给我留言或者电话联系~
【微语】永远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梦想、留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