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似乎不对
和其他任何的投资或购买行为一样,在选择间隔年计划时,成本也是一大重要因素。想清楚你愿意为你的间隔年花多少钱,这些钱想用来做什么?尽管间隔年计划的成本可能天差地别,但不能只看它们的初始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你得知道总共都包含了什么内容。
有那种比较便宜的项目,它提供的体验和另一个(贵得多的)项目提供的貌似一样,你就得提防一点儿,因为贵得多的项目可能包括:机票、食物、打折住宿,而便宜的那个估计只包括了一部分,或者都没包括。
如果你确实考虑要选择那种比较便宜(不包括很多福利设施)的项目,在注册之前最好自己先做个计算,看看这个国家的公交或地铁费是不是很贵,你是否能承担生活费用等等。同时要注意一下申请费和同类方案相比是不是贵得离谱?
2.缺乏监管
很多学生在高中结束和大学开始之间的这段时间选择间隔年,想要利用这个时间努力提高他们大学申请的竞争力。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看看你感兴趣的项目是否有专门的人来进行监管?他们(指导员或其他教育工作者)是可以帮你写推荐信的。
如果你打算在你的申请文书里写进你的间隔年经历,能有一个为你说话,高度赞扬你表现出色的人,对你申请大学是非常有利的。假如你选的这个项目中没有这种指导和监管,最好换个地方找找。
要是你确实有心想要从这样的监管者这儿拿到好评,就要确保你的表现优势明显,不管是监管者的表情还是你的申请文书,都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3.你的项目和你的学术目标不一致
如果你选择的间隔年项目包含了各种的学术课程,这估计是一个预警了,这些学术课程有可能不能转到你的目标本科院校中去。这不仅意味着这个项目本身对你益处不大,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引发这样的质疑:这个课程工作本身有没有什么有效性?从长远来看,最好还是权衡清楚,你选择的这个间隔年项目对你后期的更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和职业目标是不是有所贡献?
所以,你选择的间隔年计划尽量和你认为“今后在学校会研究的”以及“走上职业道路后会从事的”领域紧密相关。
如果你不是很确定,联系一下下一年要去读的大学——如果还没选择好大学,就选计划要申请的大学——告诉他们你选择的这个间隔年计划,问问其中包含的课程工作是不是可以转入他们大学。
4.这个间隔年计划不乐意答疑解惑
如果你考虑好了要选某个间隔年计划,那么和完成过这个计划的学生取得联系是个非常好的点子,如果在这方面不顺利,那么就有点不利了。对自己质量有信心的间隔年计划经常会自愿地给你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毕竟如果做得好,市场大,也没啥好隐瞒的嘛)
此外,等你弄清楚了这个项目的情况,并联系他们提了问题,要注意一下他们是如何回应的,如果他们现在交流起来就很困难,那么等你注册之后遇到了困难,他们怎么能给你提供帮助呢?
选择间隔年计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上面提到的。真正决定要选的时候,先想清楚你为什么需要间隔年,你要从中获取什么?这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第一步。
【微语】你在远方的校园里,用知识点亮未来,用坚韧书写青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