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大环境
我如果用一句话来聊这个模块,那就是英国真的是一个腐国。这个腐,在我的理解来看,是一种调侃偏褒义的存在。当然,腐自然是腐在文化上,如果用一个英文单词去描绘,那我觉得可能就是atmosphere这个单词了。也就是说,这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潜在的共鸣慢慢导致了文化的趋势。
可能听我这么讲,大家还是不能感受到这个“腐”字,那我换一个词:装逼。没错,英国在我看来,就是整个世界最热爱也是最会装逼的国家,没有之一。你看看,他们现在还有骑警,还有在白金汉宫门口的皇家卫队,那高调的熊皮帽。(我觉得带着那个帽子,压根儿无法护卫,视线明显受阻嘛)
当然,我这样的去分析和判断是极具主观性的,也就是说我还停留在表面。既然已经形成文化,那就是历史变革以及制度推进的需要而造成的。换言之,英国是一个相当讲究礼仪和规矩的国家。我们可以保有不认同,但更应该去学习。
英国有培养MBA的极佳环境,英国的金融部门与其他几大全球性市场,如东京、法兰克福和纽约,互相呼应。作为欧洲的金融中心,伦敦占了欧洲市场70%的交易额。到目前为止,欧洲国家中英国拥有最大的海外投资份额,在日本、美国和亚洲投入欧盟的资金中,约40%投在了英国。好了,在这一模块的最后我想为英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点一个大大的赞。用一句经典的英文去描述,那就是The sky is super blue an the water is super clear.
2.在英国读MBA的体验 首先,我就读的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商学院还是可以的,毕竟最好的一年排名曾经英国排第四,而 读MBA很重要就是学校的选择,无论对于知识还是人脉的积累,更应该尽可能选择更好的学校。
其次,MBA专业更适合给有需要和强烈目的性的人群去学。关于这两年多对于MBA专业最大的理解就是:管理外部因素的前提是学会管理内部因素。这里的外部因素就是他人,他事,他物。而内部因素就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时间。
我这么理解是因为在英国MBA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了解自己和管理自己,比了解他人和管理他人前提性更优先一些。原因就是作为各种队伍中的一员,你不优先管理好自己,就需要别人花费时间和经历来管理你,否则作为一个队伍的整体无法最优运作。也就是说在MBA频繁考试压力下的各种team work无法达到真正的lean operation. 而我觉得MBA之所以是适合更有目的性的人群是因为,第一MBA太宏观了,第二MBA覆盖面太广了。总结一下,不当老板学MBA就是学MBA的理论知识,保不齐你这辈子也用不到那么多理论知识。当了老板学MBA就是打开一个又一个人脉圈子,国际学校的MBA,认识的自然就是全球的人,最后我想自嘲一下自己也反省一下自己,我一没学到什么牛逼的理论知识,二没认识什么牛逼的圈子。学了个MBA,最有用的是这一纸文凭的敲门砖本身了。英国MBA学费从8000英镑到30000镑不一。英国有十几个顶尖的MBA课程学费都在两万以上,生活费6000英镑到10000英镑不一。伦敦,牛津和剑桥等地生活费偏高。一门 好的MBA课程必须能反映全球的商业环境。若在英国的MBA班上发现学生来自30多个国家,这毫不奇怪。这些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大学本科时所读的专业也不尽相同。当然,英国的MBA 课程由一些世界上优秀的商学教授授课。学校鼓励这些教员从事对企业的咨询工作。
另外,学校一般与各个公司乃至整个企业界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例如英国石油(bp)、壳牌石油(shell)、巴克莱银行(barclays)、汇丰银行(hsbc)、英国航空、维珍(virgin)、卜内门太古油漆(ici)等等。这保证了课程的内容紧贴时代要求,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对学生而言,他们将有机会在世界著名的公司实习,其行业覆盖几乎所有领域--包括零售业、能源、电信、金融银行、工程、顾问和电子商务等。MBA研究项目和论文选题常常吸引了众多企业以及一流的英国和跨国公司来校招聘。
3.英国与欧洲
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讲的直白一点我就是喜欢浪,于是我把欧洲想浪的都浪了。而最大的感触就是终于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要搞个欧盟出来,因为分开了就啥都不是啊。
当然,北欧的芬兰、挪威、瑞典除外,举个栗子,英国的城市里你是很少看到像摩托车一样的机动车的。基本人手一辆汽车,又或者骑自行车。但巴黎,就有类似摩托车一样的交通工具。整个环境就乱糟糟的。而且巴黎已经是欧洲相对来说,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了。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来另外一个城市,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牛排真的很好吃。至于大家很多人关心的红灯区,房屋构造和布局上其实就是有点像西塘的存在。当然,西塘的主题是吃逛,阿姆斯特丹的主题是淫荡。但是阿姆斯特丹的妓女是值得大家尊敬的,因为真的给我的感觉,这只是一种职业,一项交易,并没有什么人格上的高低之分。(不管你信不信,最后申明下,我并未亲身体验……)
【微语】永远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梦想、留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