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在香港读书的非本地生,特别是修读授课式硕士、研究式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都选择了在外租房而不是住学校宿舍,这一点确实与内地高校里人人都能住上宿舍的现象很不一样。港校的教学质量一向享誉全球,但为何在学生宿舍分配上却如此的捉襟见肘呢?
香港高校宿位短缺,研究生难申请
最近香港01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香港的八大高校,除了教育大学和岭南大学,均存在宿位短缺问题。在2018/19学年八大高校共需要43,521个宿位,目前尚欠13,642个。当中以城大所欠最多,达到3,140个,由于学校会优先保证本科生的住宿,所以造成大部分研究生需要在校外租房。
造成大学宿位短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可能:
1、可使用土地资源紧张
造成香港大学一“宿”难求的首要原因,当然离不开香港寸金尺土的社会现状。与内地校园动辄数千亩的面积不同,香港可使用土地规模小、地价高昂,导致各所大学在校园用地方面能省就省。
尽管香港的大学面积不大,但是在教学投入方面毫不马虎,该有的教学设施如礼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甚至博物馆等一样也不会少。因此实在没有足够土地来兴建宿舍、饭堂等生活设施,宿位自然更为稀缺了。
2、学校扩招,宿舍供不应求
香港高校近年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尤其在非本地生和交换生越来越多、本科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并增加大量学额供本地的副学士和高级文凭毕业生(相当于国内的大专生)衔接升读本科的背景下,宿位供应更是远远赶不上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
而相对于学制较短、课程较少的研究生,大学普遍更倾向于把有限的宿位留给四年制、上课时间更紧凑的本科生。更何况连本科生都不一定保证人人都能分配到四年的宿位,留给研究生的宿位就更是所剩无几了。
住学校宿舍VS在外租房,孰优孰劣?
香港高校宿舍环境普遍优越(除了面积小),家居设备齐全。学生不仅能自主选择房间类型和合适的室友,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还会负责辅导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有些宿舍还会经常组织讲座、旅游、看电影、爬山和高桌晚宴等各种活动,文化体验十分多元,甚至一些宿舍还发展出独特的舍堂文化。
且由于有校方补贴,学校宿舍比在外租房要便宜,单个宿位一般月租只需1,500-3,000港元/月,也有条件更好的单人间收费可达6000港元/月。能住进校园宿舍对于非本地生来说实在是不错的体验。
然而香港的大学宿舍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宿舍还表示不接受授课式硕士生的申请。而且申请过程十分繁复,成功几率很低。
以港大的本科生舍堂为例,申请者首先要在网上申请并填写想要入住的舍堂志愿排序,舍堂方面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的申请者。舍堂招录与入学申请一样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部分舍堂甚至还要求申请者注明教育背景、获得奖项、课外活动以及打算为舍堂作出的贡献等作为招录的参考条件。申请通过后申请者还需要进行面试。
而即使申请成功,也不保证能够住满四年。例如有部分大学的宿舍就采用“宿分制”,会对学生在入学首两年参与宿舍活动的表现作计分评估,若被认定不及格者将被取消后两学年的住宿资格!
相比之下,在外租房的选择性更大,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而且在学校住宿还要面临限制。例如港校的宿舍一般禁止带人留宿,也不允许情侣合租,在寒暑假期间还需要暂时搬离,平时出入也会设置门禁。因此向往自由生活的同学应该会不习惯。
相比之下,在外租房的生活会自由宽松得多,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体验本地生活,为日后适应或融入香港社会做好准备。
【微语】破千重关心怀天下,读万卷书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