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受访时表示,目前俄罗斯约有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今明两年是“中俄文化年”,“中文热”将继续升温。俄罗斯汉学在世界汉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300多年的演进历史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汉学传统。
“早上好!请问,‘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句子有什么意思?我觉得好像每个词有同样的意思,我不明白”。
一天晚上8点多,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慕文萍又收到了大三学生烟绯请教问题的信息。烟绯是一个漂亮的俄罗斯女孩,专业方向是亚非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
“早上好?哈哈哈哈”。慕文萍先是纠正了烟绯错误的问候语,又向她解释了“检验”和“试验”两个词的区别。
“烟绯学中文非常用功,经常会问我一些这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她还是汉服‘发烧友’,热爱中国文化,大四毕业打算申请中国政府的全额奖学金去湖南大学读研深造,以后留在中国任教。”慕文萍告诉记者,在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孔院近600名学习中文的学生中,像烟绯一样努力又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比比皆是。
俄罗斯总统近日接受专访时说,目前俄罗斯约有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他还透露,自己的家人也对中国很着迷,其中一些人正在学习中文。今明两年是“中俄文化年”,一番介绍和关注,无疑将推动俄罗斯正在掀起的“中文热”继续升温。
从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到伏尔加河流域的下诺夫哥罗德,在今天的俄罗斯,随处可以感受到“中文热”。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刘硕说,当地很多年轻人和青少年都在学习中文,3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有学中文的。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会有人用中文“你好”和她打招呼,偶尔还会遇到一些人用中文跟她聊上几句。刘硕说,在下诺夫哥罗德,中文已经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特别是今年,在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夜校学中文的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了学英语的人数。
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俄国汉学与很多学科一样,产生于现实的需要。300多年前,为发展双边关系,确定边界线和开展贸易,俄中两国迫切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干之才。
18世纪的俄罗斯社会对中国抱有巨大兴趣,在此期间出版的120本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文章就是证明。俄罗斯汉学在经历了17至18世纪上半叶的信息蕴蓄及中国地理、政治知识初探的阶段后,乘着18世纪30年代俄罗斯科学院成立和《恰克图条约》开启俄中关系新时期的东风,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学科。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803年俄罗斯科学院通过的新《章程》,以及1804年制订的俄罗斯高等院校首部章程,都把“东方学”纳入课程计划,这促进了汉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1837年,喀山大学设立汉语教研室,这是汉学课程进入俄罗斯高等教育机构的标志。俄国汉学家谢·米·格奥尔基耶夫斯基认为,俄国汉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社会创造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央王国的人民”,俄国人与他们的“友谊将造福全世界,以及所有部落和民族。”
17至18世纪,欧洲社会掀起了一股长达百年的“中国热”,“中国制造”成为欧洲贵族追求的前沿时尚,这股热潮在18世纪也传入了沙皇俄国。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在皇村修建了“中国村”。中国村里陈设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瓷器、陶器、玉器和山水画等艺术珍品,而在建筑风格上也处处体现中国元素,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各种园林景观随处可见。少年时期曾在皇村生活学习的普希金,对中国的兴趣和喜爱自此生根发芽。
好了,关于俄罗斯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中文 具体怎么回事的相关情况就介绍到这里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多了解一下,就当是为将来去留学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