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备受关注。作为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引进的民办学校,厦门协和双语学校一直以其“中西融合”的教学理念吸引着众多家长的目光。然而,自2017年开校以来,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体系也遭遇了诸多质疑。本文通过梳理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等信息,评估其办学质量及双语教学体系建设,为准备选择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家长提供参考。
据参考内容显示,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在2017年9月刚开办时,招生比较严格,不仅对学生课程成绩有要求,也会进行家长面试,以此确保录取学生的质量。第一届录取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办学成绩较好。但是从第二年开始,为扩大生源,学校放宽了入学条件,基本上所有报名的学生都可以被录取。生源质量下降后,也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整体下滑。可以看出,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在初始阶段办学较为谨慎,但后期为缓解经营压力,不得不放宽招生标准,这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一大特色是聘请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进行英语核心课程的教学。但参考内容显示,外教流动频繁是该校的一大问题,许多优秀的外教只待一两年便离职。外教更迭频繁,会影响学生与老师建立稳定的关系,也不利于核心课程的连贯性。学校应加强对外教的支持与留存,并建立完善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以确保任课老师更替时,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受影响。此外,学校还应坚持按照国际化理念选择外教,并提供充分的师资培训,稳定外教队伍建设。
从参考内容来看,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国内考试成绩较弱,这主要是由于初期城市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英语环境培养,以及后期生源质量下降所致。而高中阶段,国际部的办学质量尚可,第一届毕业生申请情况较好,但后期也出现了课程设置等问题,导致录取不理想。普高部作为国内高考取向的部分,生源质量参差,第一届高考成绩也有待观察。因此,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办学成效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国际部尚可而普高部存在很大问题,有待继续完善。
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也存在中外方合作不顺的情况。参考内容显示,外籍校长流动性大,而新的外籍校长与中文方管理团队合作存在隔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此外,学校还存在商业化运营的问题,如以各种竞赛收费或开设不必要的课程以获利。这表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中外合作存在障碍,管理层需要进一步明确双方职责,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真正做到互相理解、资源共享。
尽管近年来厦门协和双语学校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比例,但从参考内容来看,学生在双语课堂的语言过渡还存在困难。学校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合理规划英语和中文的使用比例与过渡方式,逐步帮助学生适应双语环境。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系统完整的英语和中文课程体系,使语文课与其他课程能够有机衔接,真正做到语言和学科的有效结合。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双语教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从参考内容可以看出,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硬件设施较为简陋,这不利于营造浓厚的国际化学习氛围。学校可以根据经费状况逐步改善教学、休息等场所设施,为学生提供更舒适、方便的学习环境。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更多沉浸式的活动或境外学习之旅,通过软性手段营造国际化氛围。当然,最关键的是提高生源素质,吸引更多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就读,让国际化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从内在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总的来看,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办学质量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尽管学校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从办学成绩、生源控制、师资建设、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厦门协和双语学校的发展仍不稳定。其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在于双语教学,但在教学语言的过渡、国内外课程的衔接等问题上也存在困难。如果孩子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要求,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可能会是一个选择,但家长也需要权衡孩子的发展需要,斟酌其办学现状与发展前景,谨慎选择。
【微语】你踏上异国的土地, 追寻梦想的翅膀在风中展开, 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