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AP人文地理考试已于5月7日星期二举行完毕,不知道大家考的怎么样呢?CB官网也发布了2024年AP人文地理FRQ真题,今天留求艺留学为大家带来2024年AP人文地理FRQ考试真题及答案讲解!感兴趣的同学赶紧来看看吧!
2024年的北美FRQ延续了20年改版以来的出题风格,难度稳定。首先是非常综合,一道7小问的题会结合至少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整个set的三道题差不多能涉及完整的7个单元的知识点。同时,Question 2和Question 3有的小问在题目给的图表中可以找到线索,考察同学能否找到对应的信息并利用已给数据答题。
像21-23年的题目一样,题干变长了,往往结合一个实际的背景信息,但是背后的考点没有变化,对于全面复习的同学来说,这样的题干可能反而更加清晰,更容易意识到考点。“explain”题型也继续是难点,需要能够答出背后的逻辑链,尤其是一些看似显而易见的、常识性的联系,需要能写出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逻辑让A伴随或者导致B。
与前几年不同的新变化,一个是Question 2从表格题变为地图题;Question 3往年要么是地图+表格,要么是两张地图,今年两个set里的Question 3都是地图+表格。可以说对于地图更加重视,因为不再有单独的表格题。另一个变化是有些小问在题干后特别增加了括号提示,提示考生如何扣题作答,因此题目的要求越来越明确,不像改版之前同学们普遍对于如何扣题感到有挑战,对于准备充分的同学依然是更加好把握。
2024年AP人文地理FRQ考试Set1真题
Question 1
出发点是今年爱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题干中“social,environmental,and economic factors”其实就给出了sustainability的三个维度,具体关于availability of food,结合了unit 2和unit 5的知识点,如carrying capacity, Malthusian theory, Green Revolution, large-scale commercial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ility.
Part A
根据考纲中的essential knowledg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affect 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this is known as carrying capacity.” 只要能点出人口密度和资源的关系,这样答案应该都给分,比如还可以从是单位面积上的资源最多支撑的人口数量这个角度去定义carrying capacity。
Part B
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任意说一方面,可说的角度很多(注意题目明确了是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而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维度,所有题目扣题都非常重要),比如biodiversity的减少。
Part C
注意explain题型都要写出完整的逻辑练,不能只换种说法重复一遍题目,这里要写出交通技术的发展具体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的规模经济,比如improved market access,reduced transportation costs等,都可以达到以更低的单位成本生产更多,及increased economies of scale。
Part D
这一问有一定难度,要求explain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同学们熟悉的一般是Green Revolution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 Green Revolution -> commercial agriculture ->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commercial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这个逻辑链条,结合大规模商业农业经营对于农村local community的影响来回答,比如利润被大企业总部赚走,没有能够留在当地称为当地未来经济投资发展的资本积累。
Part E
我们学到的每一个理论,都需要掌握它的limitation and weakness,因为人为设计抽象宏观的理论模型在面对复杂的现实时总有它的局限性。这一小问把前些年会在选择题考察的Malthusian theory的局限性放到的frq,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楚这个理论为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当代社会即可,如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
Part G
“explain the degree to which”题型,都要在回答前提到你认为这个影响是high/moderate/low degree,一般不同角度的回答只要符合逻辑和常识都给分。所以思路1:认为Green Revolution很有效地减少了LDC的饥饿问题,比如中国和印度,产量显著提升;思路2:回答moderate or low degree,在基础设施更不发达更贫穷的国家,Green Revolution对产量的提升很有限。
Question 2
给到加州洛杉矶的Asian ethnic neighborhoods分布图,非常综合的一道题,1-4单元都有涉及。考点包括unit 2的immigration,unit 3 的 effects of cultural diffusion, cultural landscapes, cultural patterns, unit 4的redistricting。
Part A
非常简单的看图identify,说出一个两种或两种以上亚洲族裔的社区。
Part B
描述“spatial pattern”题型,一定要说出地理上的distribution pattern,比如用clustering,dispersed这样的形容地理空间分布的术语。
Part C
移民如何assimilate into他们新的居住地。这道题如果没有一下想到对应的考点,从常识去回答,只要符合逻辑,也是可以得分。考点其实是第三单元文化传播中的assimilation,可回答的角度也非常多,比如移民适用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的教育等等。
Part D
接着上一问,这道题考的是文化传播diffusion of culture中的另一个概念acculturation。移民如何在新的居住地保存他们自己族裔的传统文化,可回答的角度也很多。
Part E
考察第三单元中ethnic neighborhoods,sense of place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都围绕着人文地理最核心的概念之一——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体现在built environment上,所以可以从族裔社区如何建造带有他们自己文化特色的街景入手去回答。
Part G
Explain重新划分选区的过程如何增加一个族裔社区的政治力量,考察unit 4政治单元redistricting 对于选举结果的影响这一考点。注意题目中没有说是intentional还是unintentional,所以像这两年一道非常类似地考察同一个考点的frq小问,从两个角度回答应该都给分:不管是有党派通过gerrymandering故意作弊巩固支持这个政党的少数族裔的选票,还是无意的仅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一个族裔社区的政治力量的增强。
Question 3
给到metacities, top-tier world cities的图表,综合考试unit 6和unit 7,考点包括unit 6的megacity, world city, city and sustainability; unit 7 economic patterns。
Part A
简单的看图identify题,根据图片找出同时是metacity和world city的城市,图注已经给了标识(metacity方形,world city圆形),只需找到对应信息。
Part B
描述“spatial pattern”题型,图中的world city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Part C
比较metacity和world city,这一问也是前些年出现过的题目,这一组概念常常被做对比,题目特别提示了回答中需要包含两者的定义。注意所有对比题都需要分别adress两部分,比如A is ……, while B is ……..。比如metacity是人口大于20 million的城市,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不绝对),world city 在世界urban hierarchy的顶端并驱动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但不绝对)。
Part D
解释为什么表格中城市的GDP per capita它所在国家的GDP per capita要高。frq主要的做题技巧就是先对应的考点,这里有城市和国家两个scale,所以关于scale of analysis这个unit 1的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为何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方的发展程度不同。
Part E
metacity的人口增长如何挑战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在问大城市人口增长对于环境的压力,可回答的角度很多,比如natural resource challenges、城市扩张带来的loss of natural habitat、更多的污染,、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垃圾处理等。
Part F
为什么来到metacity的移民不容易获得住房,这一问题的其中一个结果也即unit 6城市单元的另一个考点Squatter settlements。可以回答的角度包括超大型的城市对于住房的需求多供应少,房价高,或者urban land policies对于住宅开发的限制。
Part G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table”题型,一定要具体地reference表格中的数据。要求解释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增长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指标都是表格中包含的,经济发展程度可以从表格中的“City GDP per capita”看出,人口增长百分比是表格中的“Populatio Growth, 2000 to 2020”一列。这也是近年爱考的从已给信息中找到正确信息并利用的能力。
2024年AP人文地理FRQ考试Set2真题
Question 1
以第三单元为主,有两小问涉及unit 5,考点包括cultural diffusion, cultural landscape, effects of cultural diffusion, food consumption, globalization of food, rural land use。
Part A
描述传一种diffusion type/文化传播的类型,通过它cultural traits可以得到传播,这两者都是unit 3文化单元的基础概念,注意要扣题答出relocation/expansion (contagious, hierarchical, stimulus)其中的一种 type of diffusion。
Part B
描述语言creolization的过程。这道题涉及的考点是effects of cultural diffusion,其中氛围assimilation, acculturation, syncretism,而creolization是属于syncretism的一种形式,特指殖民者和当地人的文化融合产生新的文化形式,A+B=C的过程,一定有新的一种文化形式的产生。
Part C
描述食物的全球化如何影响食品消费的cultural pattern,注意需要把全球市场中的食品消费和地理上的pattern概念结合起来,并且不能写供给端的特点。
Part D
解释农业土地使用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land use”这个概念,指实际的土地使用,比如农业种植畜牧等,不能回答划分土地边界这样的点。可回答的角度也很多,包括使用化肥或高密度养殖动物产生的agricultural runoff会污染地下水、biodiversity的减少等。
Part E
解释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如何通过来自不同区域的cultural diffusion被创造出来。这道题同学们不用担心对于具体的音乐风格不了解,题目重点考察的是how it is created,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diffusion type最终形成了新的音乐。那么stimulus diffusion指在同样理念下产生了新的产品或现象。
Part F
解释toponym(地名)如何通过cultural landscape上的宗教传播而形成。这一问考察unit 3文化单元中宗教对于cultural landscape的影响,包括地名、宗教场所等。地名的一个经典例子是加拿大的法语区魁北克,很多城市的名字是st开头,也即saint的缩写,因为settler所来自的欧洲的法国本身是天主教国家,新教是没有saint的。答题时注意explain题型要写出完整逻辑脸,说清楚diffusion的过程。
Part G
“explain the degree to which”题型,indigenous languages在何种程度上被殖民主义影响。要在回答前提到你认为这个影响是high/moderate/low degree,一般不同角度的回答只要符合逻辑和常识都给分。可以说high degree,比如完全被同化,濒临灭绝;也可以说moderate degree,syncretism中的creolization,形成了新的文化,包含着传统元素;也可以说low degree(这里不建议),一些isolated的地方依然保留着自己的语言。
Question 2
给到了华盛顿特区的jurisdiction, 图示信息很丰富,各种地铁系统的线路,county和city的行政区划,和机场位置,综合考察unit 4和unit 6,考点包括boundary type, unitary vs federal government, city and sustainability, suburban development, fragment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以及unit 1的基础概念 site vs situation。
Part A
identify图中的boundary type,unit 4政治单元的重要考点。
Part B
描述华盛顿特区的site characteristic。site vs situation是unit 1就介绍的人文地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所以一定要说一个这个地方本身的一个特点,而不是relative或者暗含了connectivity的。
Part C
解释政治力量是如何在联邦体系中spatially distributed,考察unit 4 unitary vs federal government,题目不要求做两者对比,但要写出federal system是如何体现在空间上的,也即划分和管理行政区划上的特点。
Part D
解释suburban sprawl如何负面影响大城市区域的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一个unit 6城市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可写的方向也很多,从能源浪费和成本角度等。
Part E
描述交通的发展(比如扩建地铁线路)如何促进城市的sustainability。依然是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考点。
Part F
解释区域交通网络如何导致edge cities的发展。edge city是unit 6城市单元的重要考点,不过这一问的逻辑没有前两问straight forward,或者说是考察同学能不能说出一个看似obvious的事情背后的逻辑,也即交通网络的建设到底通过什么如何促进了edge cities的发展。
Part G
地方政府的碎片化如何成为华盛顿特区新建地铁线路的挑战,题目的表述放在了一个具体背景之下,但考点还是一样的,关于fragment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由于沟通效率引发的带来的种种问题。
Question 3
给到了Demographic Transition model和人口数据表,主要围绕unit 2展开,设计一点点unit 7。考点包括demographic indicators, policy, demographic change等。
Part A
选出表格中的一个国家,写出它在人口转变模型中处于哪一个阶段。同学们需要同时依据常识和表格中给出的birth rate & death rate数据回答。
Part B
定义pronatalist policy,基础的定义题。
Part C
涉及人口转变模型各阶段变化的原因,这是unit 2人口单元基础并重要的知识点。题目要求解释当国家从stage 3移动到stage 4时,一个影响birth rates的因素,也就是迈入更成熟的发达国家时会让生育率降低的因素是什么。
Part D
描述国家人口负增长时可能的经济影响。这一小问很巧妙,结合了时事和unit 7经济单元,考察同学对于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和理解,需要写出具体的“经济”影响,如劳动力问题等,不能写其他比如社会或者环境影响,也不能仅仅点出老龄化这一人口结构问题。
Part E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table”题型,一定要具体地reference表格中的数据。描述一个政府能够用来回应人口变化的政策。表格中都是低birth rates的国家,需要写出政府应该采用具体什么样的pronatalist policy。
Part F
解释为什么城市地区的预期寿命可能高于全国整体的预期寿命。这一是很综合的一道小问,有一定难度,但如果用分类想原因的技巧,很容易想到答案,也即可以分别从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方面去思考,比如城乡之间医疗水平,人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收入水平,政策,环境等都不同,具体如何影响预期寿命;或者反过来从预期寿命的概念入手,什么会影响人的寿命?
Part G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table”题型,一定要具体地reference表格中的数据。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低birth rates会在一段时间后影响国家65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这两项数据都是表格中给出的。也即利用已给信息解释出人口老龄化的发生过程。
【微语】在外留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愿你在这段时光里收获满满,快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