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走向社会的第一道门槛,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总是好奇为什么经常听到美国的教师尽职尽责,努力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中国的大学教师却拼尽全力搞科研其实只为职称。由于国情不同,美国本科在中国的教育机制和侧重点也都是不一样的。
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在本科和博士之间,天平又向本科倾斜。越是顶尖的私立大学越重视本科教育,这是它们的看家本钱。从文化和经济两方面确保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生教学上。美国顶尖大学在招聘教师时非常看重其对教学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在MIT(麻省理工),重视本科生教学本身就是大学最核心的文化。教授不但必须要上课,而且他们也喜欢上课。
美国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小班教学是美国顶尖大学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而且,越是重视本科教育的大学越强调小班教学的重要性。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中,小班教学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0%。
对比以上几个方面,中国大学在保证本科教育质量上的确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招生阶段,大学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了解入学学生的情况,包括招生办公室主任;教学模式仍然是几十人上百人的“演讲式”大课;粗看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美国大学的样子我们基本上都学来了,学分制、GpA(平均绩点)、自由选课、弹性学制、教学评估等,要想真的学到精华,必须下苦功夫踏踏实实地按照本质要求去做。否则,受损失的,还是在大学里接受教育的学生。
当然,由于中美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体制的不尽相同,美国本科在中国也发挥了重要的借鉴方式,制定适切的提升办法。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构建我国本科教育健康的快速发展,将美国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