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可以了解到,很多“星二代”们,仿佛约好了似的齐齐地被送入各所不同的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
黄磊和孙莉的女儿黄多多,田亮和叶一茜的女儿森碟,李湘和王岳伦的女儿王诗龄,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周杰伦和昆凌的女儿,雷佳音和翟煦飞的女儿北北,都在不同的国际学校或者国际幼儿园里就读,每年需要 20~90 万不等的学费。
这些星二代们各自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他们大都多才多艺,分别在音乐,绘画、体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图源:黄磊微博
这些成绩的取得跟家庭教育有关,也跟学校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一所好的学校将会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一切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在这种学校里学习,能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有效发挥,使其帮助自身成长。
星二代不凡的表现屡上热搜,将“国际学校”这个热搜词引入大众视野,随之无形中将国际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在很多家长心中留下了烙印。
人们这才发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家长们把目光放在了国内顶尖的国际学校和国内顶尖的公立学校的国际班身上。
仿佛把孩子送入不错的国际学校,也变成了中产家庭的标配。
图源:pexels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的中产家庭标准是:年收入 10-50 万元,有房有车能旅游。
然而,在一线城市,中产的门槛更高。家庭年收入 50 万以上,父母是高知、企业管理层或体制内人群,家庭年消费 30 万以上,才能称得上中产。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代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为 67 点,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而中产家长是重点焦虑对象。
关于中国家长的焦虑,可阅读文章《只有100分的成绩,才有满分的未来!》
以自身努力通过传统教育路径迈向成功的中产家长,在完全不同以往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内心其实也摇摆不定。
最大的焦虑根源,是在潜意识里,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输不起。
以每个父母都想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增大孩子往名校流动的成功几率。
随着未来社会对工作形态和职业定义的变化,中国的中产家长,把加倍的资源投入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去选择和接受孩子们的多样化社会发展路径。
孩子的教育,到底要花多少钱?
去年,上海社科院人口所发布了一份关于上海中小学生教育的报告,内容很丰富,但只有一句话成了话题风暴口:上海养育一个孩子到初中毕业的总投入需要 80 万元。
这个数据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下,一半以上的留言画风是这样的:哪里够啊,起步价吧,经济型育儿吧。而那些表示惊诧的人,多半都是没有结婚生娃的人。
80 万只是平均数。对于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而言,特别是对于江湖上久负盛名的海淀家长和顺义家长来说,这 80 万显然是严重低估的。
报告也说,对于上海闵行区“50 万元及以上的高收入家庭组”,其总投入达到 127 万元。更别说,还有高中呢,还有大学呢?
网上有家长算过一笔账,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一直上国际学校的话,15 年的花费在 600 万左右。
在国外念4年本科,还得再加 200 万;再加两年研究生,又是 100 万。这就 900 万了。
当然,大部分一线城市中产显然花不了 900 万,毕竟,一直读国际学校的毕竟是少数人。
即使就读国际学校,这个 900 万的数字还是有点夸张,前段时间有写过一篇《教育投入 400 万之后,继续出国,还是转回普高?》。
图源:unsplash
虽说就读国际学校花费甚巨,但在一二线城市主攻公立学校的孩子,学费的投入也并不便宜。
之前在网上有个新闻,是关于重庆某一重点高中,上演了一幕“成绩不够,学费来凑”的剧情,校方收取十多万择校费来补偿学生的成绩未够上分数线。
这样看来,不菲的教育投入终归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
家庭,决定了孩子间的社会差距?
有很多家长认为,社会上的差距是因为家庭造成的。
的确,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就可以拉开差距了。有的家长有想法,也有家长会教育孩子。时间久了,每个家庭的视野和格局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但关于孩子“教育之路”的规划,总的来说,大同小异,身边的朋友基本分成三派:
第一类:坚定不移的高考派。
他们充分研究了历年的升学数据,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希望孩子每一步都能踩对点,尽可能保证最终好的高考结果。
第二类:公立教育+国际教育的混合派。
这一派又分成两类,一类是走一步看一步,先让孩子上公立再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决定是不是中途再转国际教育。另一类则想得很清楚,他们给孩子配置了精英的公立教育,希望未来孩子能够进入公立名校的国际部,最终能够成功爬藤。
第三类:一门心思的出国派。
这一派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决定放弃高考了,有的计划小学出去,有的中学,更多的则计划帮助孩子出国念大学。
我们这一代家长,接受的挑战前所未有。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选择太多了。
图源:pexels
人人都在说“选择大于努力”,我们生怕自己的选择失误,耽误了孩子。于是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的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偏差,搞得大家都很焦虑。
在我们那一代,出国留学是个很小众的选择。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我和娃他妈身边出国念书的同学,留在国外和回国的大致一半一半。留在国外的大都是因为当时在国外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或是博士、博士后一路读下去也就顺其自然的留下来了。
每天看他们的朋友圈,绝对是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好山好水好幽静”。
至于是不是“好无聊”还真不好说,不同人在国外的社交状态差别也挺大的。只不过真正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客观而言还是少数。
教育的选择,没有所谓的“标配”
我认为,任何一种教育道路的选择,都不应该成为“标配”。
至于家长们的选择,还是得以孩子的自主意愿为前提,以自身经历和圈子里的案例为参考依据,给予孩子一些建设性意见,主动去了解一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时资讯。
图源:pexels
今年,因为全球疫情影响,国内的国际化教育行业或多或少经历了一些变动,一部分原计划去海外留学的低龄国际学生无法出国读书。
有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就读于国内的国际学校,也有的家长帮孩子选择了国内的体制内学校,因此导致国内顶尖国际学校和顶尖公立学校国际班的名额竞争尤为激烈。
由此可见,中国仍然身处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选择自家孩子就读的学校就成为了父母心头的一个重担,那么,在择校的路口到底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