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

首页 > 留学攻略 > 留学百科 > 留学百科地图

出国留学的自我介绍书怎么写,超实用的海外留学个人陈述书编写方法及建议分享

来源: 留求艺 更新时间:2024-10-30 16:06

2025年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先说三条主体思路。第一,PS里要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尤其是那些跨专业申请的学生。比如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选择申请美国的第二语言教学这个方向。这时就需要强调自己在以往已 经做出了哪些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有哪些闪光点。告诉录取委员会,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或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非一片空白、全凭兴趣来申请的,这是PS的思想主线。第二,PS写作要注意自己申请专业、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对症之后再下药。第三,PS本身是你在介绍自己,可信度是比较关键的一点。也就是说,不要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把自己描述得多优秀,要想想录取委员会能够相信多少,掌握好度。

PS不应该是流水账一般的个人简历,一篇真正能够打动对方的PS,建立在对自己的经历以及申请的具体情况做反复思考和分析基础上。它应该是一篇能够触及心灵、打动人的精彩文字,应该是有生命力的。但是现 在有些人矫枉过正,将PS变成了抒情散文或软绵绵的情诗。

要想打动人,首先要防止落入窠臼,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各种各样的话题都被用过了,不过打动人也非常简单,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绝对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经常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适合你的PS其实理论上也应该只有一篇,只要能抓住你自己的特点,你的申请文书就肯定是独一无二的,能够打动别人的。有个学生告诉我,初写PS时自己莫名其妙地哭了出来,他写得确实很感人,这说明文由心生。 感情到了,文章就不难写了。文章难写,是因为感情还没到位,还在酝酿。

对于一份个性化的PS来说,选题很重要。如果选题格调不高或者特点不突出,名校录取可能就和你擦肩而过了。如果写作的主题不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特色,不能凸显自己在某一方面或领域独有的经历,就很难让 人感受到你的唯一性;但如果过于天马行空,真实性就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有很多同学会说,我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或者生活经历,那写出 来的文章怎么才能具有个性?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融入一些自己的心理描写,展现你的学习热情。曾经有个学生就很好地结合自己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阐述了自己从幼年时就有的对艺术的追求,心理描写真实自然,与自己的经历配合得天衣无缝,特色突出。但切记主观感受要紧紧依托客观条件,不要不着边际或过分卖弄语言技巧。

PS写作一定要注意文章的逻辑和上下文的衔接性。文科还是比较看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如果短短的一篇文章都写得头尾不接,你就真的没资格和人家同等竞争了。思路清晰、结构紧凑、特点鲜明,这样的PS让人 从头读到尾不觉得累,如果还能让人觉得饶有兴致,这篇PS就非常成功了。

PS与简历、推荐信以及其他申请材料是一整套文书,彼此应该补充,相互呼应。简历里已经提到的内容,PS就不要再提了,应该抓住一两个重 点,深入展开。

PS一般有字数限制。常有人问我,PS 是否可以超出字数限制?一般 情况下,尽量不要超出字数要求,如果确实有特别想对录取委员会展示的 优势,我建议也不要超过 50 个单词。

在具体操作上,PS书写要把控住几个点:(1)精心的架构。古人对写好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PS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头。我对常见的几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开头做了归类:重复简历内容的、抄袭名言警句的、深陷童年回忆的、重点含糊 不清的、恭维申请学校的,等等。这些开头要么冗余浪费读者时间;要么是假大空,一副美国大片里的救世主形象;要么“我叫 XXX,我想谈论的话题是......”如白水煮白菜般索然无味;要么极尽对学校的溢美之词,让 人直起鸡皮疙瘩。好文章的开头一定是生动有趣的,第一眼就能深深地吸引住读者,并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内容丰富是正文的关键。有意义的“料”要巧妙而紧凑地安插到文章里。在安排段落过程中,有些人喜欢大段描写,可能觉得这样有气势;有 些人却喜欢无数短小段落“兵营式”排列,可能觉得这才能突出每个小论点。 我个人觉得应该长短结合。因为全是小段落,会让人感觉没深度,毕竟阐述一个复杂的观点需要一定篇幅;而全是冗长段落的缺陷不言自明,看一眼就会让人觉得累。长短结合,用长段落承载例子,阐述比较复杂的观点, 短段落用来总结和点睛。造句上也是同理,建议长短句结合。文似看山不 喜平,长短错落能让人读着非常舒服。单词的使用要干净利落,名词和动 词应该成为你的青睐对象,虚词、没有太大意义的连词尽量少用,这些词 让人觉得你的思维在间歇性停滞;形容词不要过度使用,否则让人觉得你在注水。

好的文书的结尾,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写:展望未来、总结全文、亮点重申。对一些有着不错专业积淀的学生,我就经常建议他们在文书的结尾对未来进行简要规划,比如怎样让自己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让人觉 得你的全篇诉说都是有明确目的的。总之,结尾要言简意赅,尤其不要再节外生枝,不要话本来说完了,又抛出个新观点。文书不是悬疑剧,学校可没有兴趣追着你问“后来呢?”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写这首 天下第一雪诗时,别人还期待他下面的文字,他却以“意尽”为由而搁笔,这也是一种手段。如果非要牵强附会地用上一句名言,会让人觉得异常生硬,画蛇添足。

(2)严谨。教授虽然不是语文教师,但语法错误在文书中是不可原谅 的。比如申请法学院,学科特点要求严谨、滴水不漏。如果文书出现了纰漏, 对你给人的综合印象有很大负面影响。谁能相信一个有拼写错误的申请者能成为一个严谨的律师呢!曾有一个在其他机构申请失败以后找到我的学生,我看了他之前的文书,不仅水分多,还有多处拼写错误。单凭这一点,他基本就和一线学校无缘了。

脂砚斋评《红楼梦》时曾说,此书无一处多余的笔墨。我觉得一份文 书要想做到经典,也应该做到这一点,虽然真的很难。但也切记,有些语 法细节不需要吹毛求疵地追究,过度修改只能愉悦自己。

(3)个性化,创新。你应该是唯一能写出自己的 PS 的人。PS 要像一则网页弹窗广告,别人看你 PS 的过程,要像看广告般饶有兴致,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新不意味着信马由缰。特色一定要紧密围绕学校的录取特色。常有人问个人特长是否要写在文书里。特长肯定有帮助,但帮助有多大,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如何规划和利用它。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以往经历、特长与学校特色加以整合,给学校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该生正在 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你的 PS 就可以作为范文了。就像歌里唱的,最好能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了,但思路 是正确的。

曾经有个北京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想申请电影制作及电影研究专业的美国名校。艺术创作类的专业对学生的个性是很重视的,不同 学校择优的标准还不尽相同,所以在文书写作这个部分花费的精力较大。 我帮助他分析了每所学校申请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录取倾向。根据需要,准备了多篇 Essay和不同版本的小剧本。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反复沟通,我重点在 PS 中展现了学生以往付出的努力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核心段落恰当地融入了一些心理描写,使文章更显诚恳。可以说,我们精心准备出来的申请材料具有了较强的针对性,体现了学生的独特之处。最终,他顺利获得了南加州大学的录取。这里提醒一句,申请电影、艺术这类专业,不要轻易去展现自己的作品,因为录取官员们的喜好不太相同,但他们的主观判断会占很大的比重,处理不好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有些申请者感情丰富,为了让文书抓人眼球或者感人肺腑,毫不吝惜牺牲自己的隐私,或者是“一把辛酸泪”地描述其苦难历程。这种做法不是创新,很多人用过,效果很不好。春节晚会里一句台词我觉得挺有意思——“你以为选秀是比唱得好吗?是比惨。”可惜录取委员会不是选秀评委小组。

(4)不要过度包装。在本章开篇处我说过,文书就像公关,要先做得好,才能写得好。学新闻的同学必然要学反“客里空”1。客里空是个典型的效果至上型记者,为了出名,使新闻引起轰动,他弄虚作假,甚至自己“创造” 新闻。一条假新闻会毁了一个媒体,几条假新闻就能毁掉一个行业。放任文书的过度包装也会毁掉咨询行业。但很多人会告诉咨询师,只要最好的结果,不计代价。他们往往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去做背后的功课,于是编造材料就成了弥补的手段。在文书写作环节,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过度包装的做法很危险。国外申请的每个环节把关都很严格,尤其是美国大 学的申请。从普遍结果来看,申请的结果一般都与申请者的水平相匹配,客观地说,申请者的材料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我觉得很多申请者被拒的原 因之一,就是在申请文书中对自己的背景过度夸张,学校对申请者的个人诚信产生怀疑,最后拒收。比如有个学生,曾经在某家省卫视有过一年的工作经历,但在材料中他想把自己塑造成某国家级媒体的栏目负责人。我 对他说,你工作单位的影响力比你描述的要差很多,而且你刚毕业不久,在单位做的肯定都是基础性工作,离独当一面还有很大距离。其实,学校会接到很多与你类似的申请材料,你的描述与别人迥异,学校认为你是个奇才的可能性非常低。与其夸张,不如求真务实,因为再简单的工作也能展现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还有一种做法是“订做”式编写。文书如果能够体现自己与学校的要求一致就再好不过了。很多人没有量身定做的背景,为了满足这一点,就去量身定编。比如有些学校要求工作经历,一些没有相应经历的学生就编 一些,这倒还好说,毕竟牵强附会去理解也能说得过去,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的文科专业可能需要数学等相应背景,比如统计,一些学生甚至连这样 的背景也敢杜撰,全然不管学校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对这样的学生我是会坚决遏止的,不仅是申请风险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即使申请成功了,以后肯定也会出问题。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经常陷入这样的两难境地:学生的要求和其真 实情况反差太大,只能不厌其烦地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些年很多编造背景的案例已经让中国申请者的信誉每况愈下,但还有很多人这样做。有些一流院校要求申请者在PS中描述一下自己面临的道德窘境,如果有朝一日我成为一名申请者,一定会把这个情况写进去。所以我建议申请者能够尽早理解我们的服务,这样咨询师才能早为他制定一个背景提升计划, 这比编造背景的效果要好得多,提升的每点都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纯粹方法、技巧上的误区,不属于编造,只能说有点主观。

曾经有个学生认为现有文书对他的各方面展现得不够出色,尤其是细节上不够生动和引人入胜,于是对细节加以演绎。比如他颇为得意的一个细节是在某堂课上发表了一个出色的观点,他当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认为自己像是聚光灯下的明星,无论讲台上的老师,还是台下上百名学生,都对他惊世骇俗的观点敬佩不已。在细节的描写上他也颇费心思,从别人 赞赏的眼光写到他们的心理活动。他的文笔不错,以至于我提出删除这些 内容时,他同我争执起来。我说,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讲,你的这些描写都是主观的、不可信的。从逻辑角度讲,上百名学生的课堂,有无数观点的交锋,让老师如此深刻地记住一个人的几率太小了。在我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他终于删除了杜撰的细节内容。

真实性是撰写申请材料的根基,申请人要做的是在这个根基上找到合适的角度切入内容。真金才能不怕火炼,过度包装即使使你侥幸过关,你面对以后接踵而至的各种考验,肯定有支持不住的那一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