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211、985本科,在国内考研也不免会受到“出身歧视”?
很多人认为世界排名300左右的香港某大学都胜于赴英非G5大学读研?
求职者说hr都认为一年制英联邦教育下的硕士很水,认可度极差?
在国内985>美国>香港>英国>其它的留学鄙视链,这样的留学鄙视链是真实存在的吗?
不是!不是!不是!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存在这样一条地区鄙视链,只存在学校排名差异。
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src="https://www.liuqiuyi.com/file/upload/202410/30/173254261.jpg" 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4799483&x-signature=uYPq8rpgKfXSZ664MbRhXnOPWPg%3D"" style="height: auto;" p="" div="" img=""https://www.liuxuech.com/>关于所谓的留学鄙视链,相信很多留学生小伙伴们都听过这个说法——
美国藤校>英国G5>国内985>北美其他高校>英国其他高校>澳洲,而且还附带本科>博士>硕士的规律,最惨的一定是就业导向硕士(英国学制中的授课型硕士)。
尤其是美国西海岸和中部的同学们(点名斯坦佛、芝加哥、加州系统、伊利亚诺),更是没少解释:对,我们真不是常青藤;不,我们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学校!
还有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恨不得横着走的大学,有时候还会被满脸迷茫地反问一句:“什么,居然真的不是常青藤吗?”
不仅同学们自己想知道,HR们也想知道,到底哪所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最适合给offer?
需知道,好学校培养的好学生,不一定会成为好员工,从学术领域到专业就业方向上的跨越确实不容易,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也正是在学生和职场双重需求下,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估应运而生。
QS(没错,就是每年给高校排名的QS)每年除公布国际高校的综合排名外,还会对大学们做一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估(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衡量哪所学校的学生“就业最好”、最有竞争力。
至于排名11-25名的学校中,更是出现了不少意外黑马,比如埃科勒理工和滑铁卢大学。
纽约大学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职业对接系统稳居全球第十一、全美第五,而北大也上榜全球前二十。
而就北美而言,虽然总体表现还行,但分布差异化比较明显,显然,好学校的优势仍在,但区域内部(比如亚洲地区肯定更偏向本地学校)优势不算突出。
<img alt="留学鄙视链真的存在吗?就业版高校鄙视链又是什么?" class="syl-page-img syl-img-loading" img_height="1265" img_width="640" inline="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src=https://www.liuqiuyi.com/skin/default/image/nopic.gif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92d50ed3726c4d5da4008a808b736646~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4799483&x-signature=8FhwkojxGptSnKiGGPtVWnec1UE%3D" style='height: 0px; background: url("https://s1.pstatp.com/growth/mobile_detail/image/toutiaoicon_loading_textpage@3x.RQmcZRIc.png") center center no-repeat; width: 640px; padding-bottom: 197.656%;'/>换句话说,在这个“就业版高校鄙视链“里,其实也隐含着地域内部的鄙视——再怎么说,企业还是垂青本地高校的毕业生,或者具有文化同源性的雇员。尤其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更是明显。
反正,就从数据来看,指望拿着一张美国文凭走天下,那是痴人说梦了。要是学校不够好,远不如其他地区顶尖高校的学历值钱。
Pro君一直觉得,所谓留学鄙视链,除了开玩笑的成分,剩下的更多是希望通过一张学历决定自己的价值。尤其是现在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HR们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蒙在鼓里的人,对学校的好坏心中自有判断。
妄图通过所谓的某国学历走天下,已经行不通了。学历早就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只能为一个人求职提供助力。
更重要的,还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好学校不为学生背书,而培养学生的成长。这才是留学生们择校时候应该看重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