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不少探讨”哪些学生不适合出国留学“的文章,说来说去,无非是二大原因:一则是孩子不给力,例如孩子学习能力差、适应能力差、欠缺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二则是家长不给力,譬如经济条件不允许,无法支付昂贵的留学费用。
对于这个话题,我倒是不满足与这样浮于表面和显而易见的浅显回答,虽然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比较容易被理解,但真正决定孩子是否适合出国留学的,其实是家庭和父母的因素多一些。
毕竟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还是有相当大程度的决定权。下面我根据我们的经验,来深入的展开说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家庭,孩子适合出国留学?
家长有开放的思维,对孩子有合理期望
Open mind parents with clear expectation
我们接触过不少国内的家长,最怕遇到的就是,明明自己并不了解情况,但是仍然固执己见自己的想法。
一上来连孩子的情况都没有交待,就要求一定要申请到前30名的学校。等一下,要是我答应了,您难道不觉得有问题吗?
首先这个排名的问题。是的,我知道排名很重要,尤其在国内朋友圈说出来,很有面子,“我家孩子去了排名XX的学校”,这个数字就真的这么有意义吗?
排名作为参考是可以的,但是您知道美国的学校有多少不同的排名吗?前30名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本科生排名还是研究生排名?排名的规则是什么?各项指标的权重是多少?哪一个机构的排名?美国的排名还是全球的排名?
不要做排名控。美国家长选学校和我们中国家长不同,排名是反而是最后考虑的事情,最先考虑的是上大学的性价比,也就是学费。
这所大学这么贵的学费值不值?本州的州内大学提供的该专业的大学课程是否也差不多?大学毕业以后是否能找到工作?多长时间能把学生贷款还清?
另外,给孩子选择学校,美国的父母一般都是多方面了解,全面衡量,甚至会亲自访校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以便于比较。
校园文化怎么样?学术能力如何?有没有实习和出国交换的项目?学费多少?学校的住宿和伙食如何?对国际学生是否友好?
这些实实在在的信息,比起光光孤立的学术排名来说,更加实际也更接地气。
我们帮助过的一位家长,在我把他孩子的GPA和标化成绩与希望录取的学校的以往录取生的中值成绩一对比,就大概知道了录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过硬的体育才能和比赛获奖,成绩是可以作为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不衡量综合情况,对孩子没有合理的期望,上来就说,我们家孩子非纽约大学不上!对不起,您可能会失望而归。不仅没有录到理想的学校,还白白花了很多冤枉钱。
留学不是没有舞弊,有需求就有市场
Be fair, be aware marketing tricks
曾经有家长联系我,赤裸裸问我有没有“特殊关系“,或者“特殊渠道“,譬如通过给学校捐款,可以保证孩子进藤校?
听上去是不是很像前一段时间爆出来的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丑闻?
我如实回答说,首先,您的孩子能进什么样的学校是由他的综合条件决定的,合适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其次,如果有人告诉您存在类似的渠道,那么我觉得很有可能要么是骗子,要么是违法的。
记得两年以前,一个中国家长给我看一个国内的留学中介的截屏,说只要家长捐赠9万美金到某知名美高寄宿学校,就可以得到录取。我当时一听就觉得不对,一个知名学校绝对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卖学位”,因为这样做一定因小失大。所以我替家长给学校打电话落实这个事情。
结果学校说孩子的录取通知已经发了。也就是中介已经知道了孩子录取的消息,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特意设置谎言。而家长为了孩子的录取之事,万般焦急,操碎了心,差点上当。
为了经济利益可以不惜欺骗顾客,有些留学中介和机构可能自身的素质并不高,但是对于家长的心理学和营销策略的套路是非常熟悉的。
脚踏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Be honest, be truethful, be yourself
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这么多年,我的最大的感想就是:做诚信的事情,一步步踏实走是最重要的。
在美国,诚信是很受重视的。当年作者我研究生留学的时候,我的大学室友马同学,获得了经济学全额奖学金。这个在像我这样依靠研究生助教和助研的助学金攻读学位的国际留学生当中,还是比较难得的。
但是好景不长,第一个学期末,他就提出要搬出寝室。后来我才从别人那里得知,他因为在期末考试中,和另一位同样获得了经济学全额奖学金的中国学生作弊,被系里面开除了。
不及格还可以补考,但是作弊一旦被发现,诚信丧失,后果是很严重的。
在美国工作这么多年,特别是在学校氛围内,我深刻感觉美国人把名誉看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才是最长远的。
这次美国名校招生丑闻之所以发酵,引起这么大的媒体关注,一是此事的确让人震惊,另外也是警告世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美高学校,孩子成绩不好,往往不一定成其为被开除的理由,但是出现诚信问题,比如撒谎作弊,一定会上升到道德高度,受到严重处分。
我所熟知的一个美高寄宿学校去年开除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就是因为偷窃室友的财务,而且撒谎。尽管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学校开除的时候毫不留情。
聪明人用笨办法,别总想着走捷径
Don't always take shortcut
另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家长比较喜欢走捷径。孩子小的时候生怕输在了起跑线,孩子长大了,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优势,为孩子打通特殊“通道“。
很多时候家长喜欢想当然,有时候虚假的信息只要顺耳,可能就容易轻易相信。或者说,谎言被流传个一百遍,可能比真相还要有可信度了。
有很多营销的手段,以及消费者心理学已经被非常好的运用到了留学申请的宣传中去了,你信吗?信谁?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一句话的水分有多少?
利用信息不对称对家长漫天要价,根据家长的经济情况巧立名目各种收费,有时候就是利用了家长喜欢多花钱,来给自己的孩子“买”来竞争上的优势的谎言。
尽管有时候真的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
曾经有家长联系我,希望我帮助做美高留学,我也给出了合理的留学方案和实施计划。可是,家长一转头就拿这我提供的方案,去找了其他国内的留学中介。当然了,人家是市场营销家长心理学妥妥的骗你没商量吃定你的呀。
果然家长听信了留学中介的吹嘘,在没有仔细看的情况下,就签了霸王条款的协议。后来,过了几个月,这位家长又来联系我,说:“程博士,您看能不能帮我重新实施原来的方案?现在进行的很不顺利!“
原来中介只收钱不做事,不仅没有落力做事,还把申请理想学校的黄金时间都错过了,我只能说抱歉,您已经和中介签订了霸王条款,我也帮不上忙了。
所以希望孩子将来在学业上、事业上、人生上 (至少在美国这个社会)走得长远的家长,还是教导孩子多一些诚信、多一些“傻”、多一些“老实”、少一些“精明”和“走捷径”的思维,毕竟诚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而失去信任感,是一秒钟的事情。
学院君注:特别推荐未来升学留学能力预备课程首选JuniorX,这是少年商学院筹备半年推出的全新项目(线下),适合11-14岁孩子,以跨学科教学的方式,为升学或留学能力提升提前做规划与准备。
做选择前,通过靠谱的渠道做调研
Research via reliable soureces
大多数人是喜欢留在自己的舒适区的,对于未知和不能理解的事物充满排斥和偏见,这个我能理解。
无知者无畏,有时候知道的少,反而不用那么操心,其实也挺好。但是我有时候就很好奇,越是对事情不了解的人,往往能不做任何调查研究就更快的得出一个武断的结论。
所以我现在常看到一些奇怪的事,不少中国父母宁可相信中国的留学中介和机构,认为他们专业,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却不把我们在美国本土这里真正了解美国教育的人当回儿事,甚至有些中国家长却只把我们当作免费咨询的渠道,最终交双倍的钱给中介。
另一位家长,孩子在9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就建议她开始考虑为大学申请做准备。可是她偏偏不听,等到11年级的时候才匆匆忙忙的找了一个国内的留学工作室,帮助她孩子进行大学申请。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中介给的大学申请计划书简直就是乱来,不光搞砸了国内报名标准化考试的时间,大学申请的材料准备也是完全不按照美国的套路来。
最后果然没有申请到理想的学校,去了一个保底的学校。如果家长早一点能够听进去我的建议的话,早做准备,申请工作会从容很多。
我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家长也的确缺乏了解信息的渠道。但是随着现在信息越来越透明,了解的渠道越来越多,加上来往美国的便捷,很多家长也知道甄别了。特别是已经到美高的家长,自己亲身经历过,比较有发言权。
我一直跟家长说,尽可能找的升学指导的顾问老师是要有过留学经历的比较好,这样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给的信息更加可靠一些。
另外,最好是有过成功留学和工作经历的比较好,也就是在美国有过工作经验或者有一定的学术成就的,这样能知道怎么指导孩子成功过渡,连接大学学习和将来的就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挑选机构的时候,看他们是以商业为主还是教育为主,因为孩子到美国以后,未来会有很多决定要做,而由于父母语言、文化等方面原因,终归要依赖顾问老师给些建议。以商业为目的和教育为目的做的决定,肯定是不一样的。
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
No pain , no gain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出国留学非常的患得患失,一方面怕耽误孩子的前程,一方面又不放心孩子早早出国留学。
对此,我想说的就是,留学这条路,大体相似,但个人的体验和收获也不尽相同,有的通过留学换来快速成长,有的可能只是路过而已。
离开舒适区肯定是不舒适的,但是不离开舒适区,你也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凡事有得必有失,明白你走出这一步的收获是什么,代价是什么。
前几天在网上看见过这样一则消息,说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选择新人入职,同样差不多的两个年轻人,企业会更青睐于国内院校的毕业生,而对留学生却还是设防的。得出的结论就是“海外镀金”的海归们还不如国内毕业生吃香。
我觉得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一些学生,他们只是为了单纯的出国而出国,去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待几年,回国后除了英文水平还不错,真的就不会有别的其他的地方是具有闪光点了。而往往这样的人,也是因为有过留学的经历,往往自视甚高,能力和薪水不匹配,这是最直接的效果。
另一方面,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海归”,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往往很高,他们不但挑剔企业,而且对自身的发展更具有方向性,不合适了会马上跳槽。觉得公司并非自己想要的,就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地方继续求发展,这样造成国内用人单位对于海归”不靠谱”的印象。
最后,当然了,是金子总是可以发光的,作为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其实学历只是一个门槛,而最终能真正让你站稳脚跟的,还是你自己的能力。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有真材实料才好。
所以留学这件事,对于你来说,无非是,这个教育投资是否为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平台和培养能力的机会。学校的排名和学费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你是否得到了该学科的课程和训练而获得能力和经历的提升。
另外,青少年期间,身体和心理变数比较大,留学又是一条不归路,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因为决定命运的是往往是选择,考虑清楚从美高到大学到就业这条路,这样多一些从容,少一些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