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香港优才进入无限量供应时代,并作出多项优化之后,香港优才一度迎来了井喷,大有发展成全民项目的势头。截止到2022年3月中旬,纸质通道档案编号已经累计到了1.2万,线上递交的申请人获得的档案编号一般为QMEN-10XXXXX-23(X),目前已知的电子通道最新编号已经到累计到了7.9万。按照平均每个家庭3人为一组,目前已经有约3万宗申请,可以说是相当庞大。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对香港优才感兴趣呢?主要是因为香港优才可以带来诸多优势,以下就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教育规划
大部分家长急着规划香港身份,是为了能让子女通过港澳台联考和香港高考DSE,弯道超车冲内地985/211。但需要注意的是,香港优才获批人的受养子女以港籍身份考回内地大学,一定要有回乡证。而申请回乡证的前提是香港永居。主申请人可以不申请香港永居,由孩子单独申请香港永居并换取回乡证。对于目标是香港国际化教育或者接轨海外教育的家庭来说,优才获批拿到香港身份即相当于香港本地生,香港院校80%的学位都是留给港籍生,学费和分数上也有相应的倾斜。
二、事业规划
香港没有“35岁危机”论,做为内地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香港视野具有国际前瞻性。因为开放自由的营商环境下,香港吸引了许多著名外资企业入驻,施展抱负的舞台更加宽敞。此外,香港计划未来五年要厚植初创企业发展土壤,并拿出真金白银来进行相关投资和配套,也算是给广大人才提供能发挥才华的机会。未来五年香港要发展18家独角兽和约5000家初创企业,未来十年则达到30家和约7000家。拿出300亿元“共同投资基金”和50亿元“策略性创科基金”来对相关领域进行投资。
三、税制简单
香港的税制简单而且税率极低,不设营业税或增值税等税负。不同于内地的全球征税原则,香港薪俸税按地域来源征税,仅对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缴税。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薪俸税最高是15%,并且每年有13.2万港币的免税额,而内地个税最高是45%。通过优才拿到香港身份,还可以享受大湾区15%税收补贴。不过基础前提是在大湾区九市工作并纳税,符合大湾区九市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条件。
四、双重身份
拿到香港身份,可以同时保留内地户口,坐拥双边优势,随时回内地生活、居住、创业,不用办理签证,可以随时往返两地兼顾家庭和工作。永居之后持有香港特区护照,可以免签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通行可以说走就走。
总之,通过优才拿到香港身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入境处出具的申请确认通知书,目前纸质通道档案编号已经累计到了1.2万,线上递交的申请人获得的档案编号则已经到达7.9万,申请人数已经几乎达到了全年申请数的两倍。建议把握住当前优才无配额限制的政策利好期,尽早申请优才,享受香港的优越条件,达到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近年来,香港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不断加强,而伴随着申请人数的激增,成功率也愈发重要。根据入境处获批数据以及实操经验,以下4类人才申请成功率会更高,建议抓住窗口期。
一、高学历
学历越高,优才分数自然也就越高。通常申请人的学历为硕士及以上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2022年的获批案例中,有86%是硕士及以上的学历。
如果是全球百强毕业,不论是本硕博,都可以比同等学历非名校的申请者,多加30分!
香港入境处认可的排名榜单是QS、上交ARWU、Times Higher Education、US News前100所学院,或US News的全国文科大学排行榜的前30所学院。
目前内地在榜单上的院校一共是9所。
二、名企背景
知名企业工作经验是2023年最新作出的调整,可以多加20分。根据入境处的规定,所谓的“名企”的范围包括:上市公司、《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
其中,上市公司的范围可以说是很广,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给出的报告,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019。而根据香港交易所的最新数据,中国香港上市公司数量也有2,582。这还没算上海外上市公司。
华为、腾讯、字节、中兴、大疆、滴滴、京东、小米、百度等大厂职工申请香港优才,可以说非常有优势了。
三、国际人才
申请人如拥有不少于2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可获取额外分数15分。
如果是内地人士,在港澳台的工作经验也加分。这一点非常利好国际型人才,特别是海外人士。
2年的时间可以累计,但需要提供海外工作证明+有效的工作签证+出入境记录加以佐证。
四、热门行业
申请人在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基础上,专业又符合人才清单的评分范畴,可以在综合计分制的打分中额外加30分。
人才清单于2018年首次发布,目前涵盖13个行业。港府今年会对人才清单进行更新,将更多符合香港发展需求的人才纳入考量。
根据2022年的获批数据,“金融及会计服务”和“资讯科技及电讯”占了大头,占比接近60%。
除了以上,如果想要提高优才的成功率,有必要实时了解香港当下的人才需求和政策倾斜,审时度势、资料周备也是获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