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

首页 > 留学攻略 > 留学百科 > 留学百科地图

美本申请必看!选校常见的10大误区,勿踩坑!

来源: 留求艺 更新时间:2024-08-15 15:01

2025年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2024美国留学申请正在进行中,很多学生和家长在讨论选校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误区,严重影响选校的合理性以及效率。

美本申请必看!选校常见的10大误区,勿踩坑!

以下是常见的10个选校误区,希望能帮学生和家长厘清一些基本观念,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学校。

图源:pixabay

误区一标化成绩优异就可以进好大学

标化成绩优异是进入好学校的必要条件,但是并非唯一条件。相比优异的标化成绩,优异的在校成绩更加重要。

当然,如果某个申请者的标化成绩很出色,在校成绩不太理想,那么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在校成绩的不足,但是这种弥补是有限的。

比如你的SAT1500+/ACT34+,托福110+,GpA86+,如果想冲刺前20的学校,可能性无疑很渺茫,如果想冲刺前30的学校那可以尝试。

当然,除了标化成绩,在校成绩、文书、推荐信、活动、奖项、面试等要素在申请中也很重要,只有确保将各种因素做到足够出色,冲击顶尖学校的胜算才会比较大。

如果这些因素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短板,那么在选校时务必要进行理性分析,合理定位与选择。

误区二等分数考出来再选校

这个误区乍一看确实没问题,因为确实只有有了分数,才能够准确对标学校,合理选择。而且这个误区对于少部分在申请季的七、八月已经出分的学生来说也是正确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选校季很多学生还在奋战标化,考出满意的分数可能要到九、十月,甚至有的学生到了年底都没有考出满意分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迟迟不确定要申请的学校,网申和相关申请文书就无法开始准备,如果等到申请快截止时再准备,那无疑很难保证文书及其他申请材料的质量。

因此,建议大家根据顾问老师建议的时间进行选校,如果没出分可以根据预估分进行选择,对于最为关键的ED校,也可做两手准备,同时准备两个学校(不同梯度),之后再视实际出分情况确定将哪一所作为ED校。

误区三没听说过的大学就不是好大学

在问到:“你的梦校是哪所学校”的时候,很多学生说的都是斯坦福、芝加哥、杜克、康奈尔、伯克利这些排名前20的学校或者藤校。

但除了这些学校,就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学校吗?

当然不是!范德堡、乔治城、圣母、弗吉尼亚、塔夫茨等等,同样也是很好的大学。然而学生和家长往往因为不了解或者没听过这些学校,就说不要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去和家长交流,但是个别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确实很难改变。

所以,建议家长和学生们不要到选校季才开始了解学校,而是要在决定出国之初就去了解国外大学,这样才会对目标大学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误区四文理学院=野鸡大学=大专院校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简称LAC)又称博雅学院或通识学院,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一般指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规模小而精的大学。

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教学质量超过许多综合性大学的本科,因而成为很多美国中产以上菁英家庭的首选。

但是,在一些中国家长和学生、甚至学校升学顾问的心目中,文理学院因为名字中有College(学院)而非University(大学)、不参与综合排名、知名度不高而被视为“大专院校”、“野鸡学校”。这种看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文理学院重视本科通识教育和素质培养,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文理学院师生比优势明显,一般在1:8左右,LAC的课堂更像小型研讨会,且所有的课都由教授亲自上课。

文理学院致力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人。文理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时,大多头脑会变得更加灵活,他们也更有能力发现新机会,并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文理学院的学生写论文、做课堂演讲、与同学和教授合作的机会更多,这些经历能提高他们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文理学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高效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如果学生对通识教育感兴趣,或读完本科想继续在美国读硕博进行深造,那么,文理学院打下的坚实基础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误区五美国排名40-55左右的学校一定能保底

在选校时,对学校从录取难度进行梯度划分很重要,但是实际情况是,个别学生认为保底是自己绝对不会去的学校,所以不想申请,或者只愿意申请自己眼中的保底校(实际保不了底)。

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美国大学的申请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在申请结果未发布之前,你无法百分百确定自己究竟会被哪些学校录取,如果被“全聚德”那就懊悔莫及了。

所以建议务必选择合适的保底校,这个保底校不单依据排名,而要依据学校的录取难度以及学生的匹配度来决定。

误区六只想去排名靠前/名气大的学校

有些学生对排名有一种盲目依赖和崇拜,只想去QS和U.S. News排名都靠前的学校,而完全不顾自己的综合实力的强弱。

在选校时,可以将排名作为参考,但是不能将其视为决定性要素。除了看排名,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学校真实信息,减少对排名的依赖,并结合学校专业情况、学长学姐的评价、自身条件、喜好、职业方向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选校名单。

还有些学生有严重的TOp大学情节,比如“哈佛情节”或“常春藤情节”,非哈佛不去、非常春藤学校不去。但耶鲁大学招生办前助理主任Christine Chu却告诉大家:“只申请知名大学绝对是错误的。”

有时候,名气不等于质量。如果只把目标放在名气大的学校上,可能会错过众多拥有令人惊叹的本科课程的学校,这些学校拥有丰富的资源、较小的班级规模等等优势。

误区七申请太多学校

美国大学申请一年比一年卷,因此有些学生抱着广撒网的心态,一下子申请了太多的学校。我们遇到很多学生倾向于申请10-12所,甚至还有申请20所学校以提高录取的保障。

但事实上,当你把申请数量无限增加的时候,平均的录取几率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只考虑“广撒网”的因素,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绝大多数的院校拒绝。

根据CA官网公布的数据统计,23fall美本申请者人均申请院校的数量为5所。其中,中国地区申请者人均申请院校的数量为8.55所。

所以,建议大家在制定院校方案时,切忌贪多,选择3-4所冲刺院校+3-4所目标院校+3-4所保底院校,申请总数在10所左右即可。

误区八ED一定要冲刺梦校

这个误区乍一看挺励志和鼓舞人心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梦校也分好多种,常见的有:经过全力以赴有可能实现的,不管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的。

如果申请者所选择的梦校是属于第一种情况,那么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一旦录取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但是,如果申请者所选择的梦校属于第二种情况,那么就意味着浪费了宝贵的ED机会,我们非常不赞成这种做法。

ED申请有捆绑承诺和唯一性的特质,录取了不能反悔。因此ED选校一定要注意院校的匹配度,建议大家能够理智分析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合理进行选择。

此外,在定位“梦校”前,我们认为很多学生并未进行全面筛选,深思熟虑。当你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去了解各种大学,你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学校很多,所以真没有必要非宾大不去、非杜克不去。

误区九同学都申请×××名校,所以我也要申请

这个误区很荒谬,不管你懂不懂申请,只要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观点不符合逻辑。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申请的学校未必适合自己;第二,申请不等于录取,所以别人申请了不代表别人录取了,更不代表自己申请了就能录取。

类似的误区还有:当你不知道ED什么学校的时候就ED康奈尔;我学长去年靠XXX分数就录取了XXX学校,我今年申请也能录取。

这种过渡依赖别人的案例进行选校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因为比起去研究别人,研究个例,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评估自己的筹码,倾听自己的声音,选择申请适合自己的、与自己匹配的学校。

误区十要去心目中的完美校

在筛选学校时,大家都会列下很多的标准,包括优势专业、学业压力、转专业难度、学费、安全、就业等等,列出的要素越多,就越难选出自己心仪的学校,这是因为完美的大学,正如完美的人一样是并不存在的。

很多家长在定校的时候非常纠结,他们纠结的普遍原因是看重的因素很多:

既想孩子去康奈尔这样的名校,又怕孩子承受不了名校的学习压力;

想让孩子去卡梅,又怕孩子读不了计算机;

想让孩子去纽大,又怕孩子在繁华大都市中迷失自我;

想去申请私立大学,却嫌私立大学学费贵;

……

这一个个纠结使家长们焦虑无比,使孩子们迷失方向甚至否定自己。其实,摆脱这种情况的方法很简单:放弃完美主义,从可选范围内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此外,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为没发生的事情而焦虑。

如果你有什么留学方面的问题,扫码立即预约1V1咨询~

【微语】孩子远赴重洋,为梦想启航,愿旅途平安顺利,未来可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