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资源配置
冬奥会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场面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获得两金一银的谷爱凌。Maggie婶没兴趣来谈她的护照国籍,虽然这是婶比较熟悉的领域,婶还是更愿意她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很多外地孩子羡慕于北京孩子高考低分可以进入本科学校,北京孩子羡慕诸多重点中学211,985的上线率,重点中学孩子羡慕人大附中、十一、101等等头部学校国内985名校顶级专业的入学自由。
在Maggie婶看来大学难吗?难,虽然今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大学,但是优质学校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没有下降多少。相反,婶参加高考年代,高中学生做作业和复习之间还会有部分时间用来完成家务甚至农活;今天的孩子,放学立刻转战补习班,晚饭只是学习之间的休闲调剂活动。说到底,优质资源面对众多的竞争者终究要激烈争夺。竞争的只有本科入学吗?当然不只考研,国考,法考,医考......说到底僧多粥少。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意味着世界上最多的大学生、研究生队伍也在中国。对于国家来说这个实力强劲,足够的本科生转换成工程师,能够支持其各领域的中国制造,支持中国成为工业部门最完备的国家,但是对于个体来说,无论你在哪个位置,你都面临数量巨大的竞争者和更多的后续追赶者。
怎么改变这个局面?移民为改变这个局面提供一种选择。君不见倪夏莲大妈以58岁高龄再为卢森堡拿下世乒赛混双铜牌。虽然倪大妈1983年就是世界混双冠军混双中国一姐,在卢森堡这样的欧洲秀珍国家称霸实在小菜一碟,但是58岁高龄还能称霸也算逆天。别人当奶奶带孙子的岁数打败全球众多国家算是隔辈人的选手夺牌也让人惊叹。
同样是进入大学换一条赛道,目标从清北复交换成爱丁堡、普林斯顿、香港大学、南洋理工、东京大学、麦吉尔、慕尼黑工业、阿姆斯特丹大学路也不会更难吧?当然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能力增长见识,如果扣除排名之类,如果把目标落在全球,大家选择只会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算虚言。不管起点是哪,今天的大家生活在现在,拥有比过去更多的选择,既然大家习惯孩子通过辅导班拔高冲击更好的学校,海外优质教育也自然应该是很多人可以考虑的选择。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认为Maggie婶说的是留学。不是的,婶说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思路。用留学做比也只是举例说明。在Maggie婶看来,自身资源配置就学习,既包括知识学习,也包括经验积累。进入学校是学习,进入工作岗位也是学习,每个人的时间和条件有限制,最适合自己特点和符合自己人生发展目标是学习路径最终原则。找准赛道,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就显而易见了。谷爱凌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成功范例。她拥有美国K12教育的赛道优势,同时采用海淀辅导圣地的技术优势,能够获得SAT1580高分,拿下斯坦福大学的录取书;在滑雪领域,她也能精准发挥自己特长同时利用中国的学习优势创造更多时间用于训练,最终选择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获得巨大成功;可以说虽然她的年纪不大,但是路径准确,步步胜出,成为一个奇迹。
当然这样的天才需要太多条件聚集在一起,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但是经验我们还是可以学习参照。比如婶的朋友是资深程序员,35+的年龄在国内基本不再抢手,移民彼岸继续程序员生活也不用担心后浪把他活埋沙滩上,更不用每天996的情况下还担心随着年龄变大自己在职场逐步贬值。再比如婶另外的朋友美籍华人教授,回国任教同时搞科研,再也不为申请项目研究经费苦恼,成果斐然。婶觉得中国刚刚发展到出具规模的程度,但是太多领域发展程度还很落后,太多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距离其他强国各自领先的领域中国还有很大距离;与此同时中国的优势项目竞争激烈人才众多,发展程度惊人,本领域里具有碾压优势。成型时间短,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人才匮乏和人才过剩同时存在。结合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知识变现最有利的地方是每个人的就业的最佳选择。
携带技能出国就业安家定居是成功的人生选择,携带知识回国创业安家定居同样是人生成功的选择,人生无定式,合适的知识和经验找到最有利的发展地点,就是成功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移民获得最经济的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可以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机会,可以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市场捕获商机,移民是什么,移民是途径。移民早就已经不是90年代出国打工挣美刀的概念了,而是现在的社会背景下,它能作为一种工具,能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所有人的目的都应该包括但不限于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美好。而移民可能就是你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选择。